
[rapidly march] 快速前進
大隊人馬向陣地急進
(1).急速前進。《後漢書·段熲傳》:“ 熲 急進,與 晏 等共追之於 令鮮水 上。” 唐 李靖 《李衛公問對》卷上:“利而誘之,亂而取之,老生不知恃勇急進,不意斷後,見擒於陛下,此所謂以奇為正也。”
(2).急求晉升。《後漢書·班彪傳論》:“﹝ 班彪 ﹞行不踰方,言不失正,仕不急進,貞不違人。”
(3).猶激進。 魯迅 《書信集·緻李桦》:“在 上海 的喜歡木刻的青年中,确也是急進的居多。” 蔣光慈 《鴨綠江上·弟兄夜話》:“ 江霞 本來的性格就是很急進的,當然不能立于例外了。”
根據權威詞典及文獻資料,“急進”一詞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
一、急于改革和進取
二、快速行動
對比辨析
與「激進」相比,急進更強調速度與急切性,而激進側重思想或手段的極端性。反義詞為「保守」「漸進」,如穩健改革與急進改革形成對比。
急進是一個形容詞,用來描述一個人或事物具有過分急迫或激進的傾向。急進的人通常不顧後果,追求變革或行動的速度,而不考慮當前的環境、條件和可行性。
急進的漢字是由兩個部首組成:心部(忄)和辛部(辛)。它共有9筆。
急進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語。它是由形聲字構成,其中“忄”部分表明與情感、心理相關,而“辛”部分則表示痛苦或困難。因此,急進可以解釋為“内心焦慮,追求快速改變,而面臨困難和挑戰。”
急進是急進的繁體字寫法。
在古代,急進的漢字寫作“急進”(急進的繁體字寫作“急進”)。在漢字演變的過程中,一些字形發生了變化,導緻了現代所見的“急進”字形。
1. 他一直急進地追求事業上的突破。
2. 這個政黨的急進政策引發了許多争議。
急進可以作為前綴或後綴,與其他詞組成新詞。例如:急進派、急進主義、急進化等。
急進的近義詞包括:激進、冒進、急躁、急切等。
急進的反義詞包括:穩健、謹慎、沉着、穩定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