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endon] 肌腹兩端的索狀或膜狀緻密結締組織,便于肌肉附着和固定
連接肌肉與骨骼的結締組織。白色,質地堅韌。《花城》1981年第5期:“他的腿那麼粗,一下一下要按到肌腱裡去,可真不容易。”《文彙報》1983.2.22:“縫針隻有頭發絲那麼細,要縫合的肌腱、神經和血管最粗的也隻能以毫米計,一切都仰仗着顯微鏡來進行。”
肌腱是連接肌肉與骨骼的緻密結締組織,主要功能是傳遞肌肉收縮産生的力,驅動骨骼運動。以下是詳細解釋:
肌腱由高度有序的膠原纖維束(主要是Ⅰ型膠原蛋白)平行排列組成,表面覆蓋保護性鞘膜。其細胞成分以成纖維細胞為主,負責合成和修複膠原。這種結構賦予肌腱強大的抗拉伸能力,但血液供應較少,因此損傷後修複較慢。
韌帶連接骨與骨,維持關節穩定;肌腱連接肌與骨,主導運動。兩者成分相似,但韌帶膠原排列更交織以應對多方向應力。
若需進一步了解特定肌腱(如髌腱、肩袖肌腱)的解剖或疾病案例,可提供補充說明。
肌腱是指人體中肌肉與骨骼相連的結締組織,起着傳遞肌肉收縮力量至骨骼的作用。肌腱是人體運動的重要組成部分。
肌腱的部首是⺼(肉部),筆畫數為9畫(肌5畫,腱4畫)。
肌腱一詞來源于古漢語,最早記錄于《莊子·逍遙遊》一書。在醫學領域,肌腱是從西方醫學中汲取的術語。
肌腱的繁體字為「肌腱」。
在古時候,肌腱的寫法可能與現代稍有不同,由于漢字的演變和形式的變化,具體寫法可能會有所差異。
1. 他的肌腱非常健壯,運動能力很強。
2. 由于肌腱損傷,他暫時無法進行劇烈運動。
肌腱沒有可以與之組成詞語的獨立字詞。
肌腱的近義詞包括筋腱、腱。
肌腱的反義詞沒有一個固定的官方對立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