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姬公的意思、姬公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姬公的解釋

(1).指 周公 姬旦 。 南朝 宋 宗炳 《明佛論》:“今 黃帝 、 虞舜 、 姬公 、 孔父 ,世之所仰而信者也。”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史傳》:“自 周 命維新, 姬公 定法。” 明 張居正 《祭封一品李太夫人文》:“履 姬公 之幾舃,奏 崇伯 之膚功。”

(2).指 周文王 姬昌 。《文選·張協<七命>》:“其基德也,隆於 姬公 之處 岐 。” 李善 注:“ 姬公 , 文王 也。”

(3).泛指 周 天子。 清 趙翼 《自鳴鐘》詩:“刻漏法本自中土, 軒帝 姬 公幾荒度。”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姬公是中國古代文獻中常見的尊稱,主要有兩重含義:

一、指周文王姬昌

周文王為周朝奠基者,姬姓,後世尊稱為“姬公”以表其德政。《漢語大詞典》記載,“姬公”在先秦典籍中多用于稱頌周文王“明德慎罰、禮賢下士”的治國理念。

二、指周公姬旦

周文王第四子周公旦,曾輔佐武王伐纣、攝政平定三監之亂,并制定禮樂制度。《辭源》指出,“姬公”在《尚書》《史記》等文獻中常代指周公,強調其“制禮作樂,以成周治”的曆史貢獻。

語用延伸

唐代以後,“姬公”偶見于詩詞中借指賢臣或德高者,如杜甫《贈韋左丞》以“姬公”喻當世能臣。該詞現代多用于曆史研究領域,需結合上下文區分具體指代對象。

網絡擴展解釋

“姬公”是古代文獻中對周朝重要人物的尊稱,其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主要包含以下三層解釋:

  1. 指周公姬旦
    周公是周文王之子、武王之弟,西周初期重要政治家,因制定禮樂制度被後世尊崇。例如南朝劉勰《文心雕龍》提到“自周命維新,姬公定法”,這裡的“姬公”即指周公旦輔佐成王、确立周朝典章制度的事迹。

  2. 指周文王姬昌
    作為周朝奠基者,姬昌以仁德著稱。如《文選·七命》李善注中稱“姬公,文王也”,強調其在岐山發展農業、奠定周朝基業的貢獻。

  3. 泛指周天子或周王室
    在部分語境中,“姬公”成為周朝君主的代稱。例如清代趙翼詩句“軒帝姬公幾荒度”,即以“姬公”指代周朝曆代君王。


補充說明:

别人正在浏覽...

被參悲弦不腆之儀叉巴子長錢待定系數法淡薄淡災吊引東風浩蕩鬥戲放牓翻跟鬥範冉飛将風禽分支帳高瞻遠矚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家瓦上霜共性與個性勾動挂褡觀覩歸要骨目滾滾滔滔漢劇酣酡覈勘闳休後浪推前浪會立賄謝檢測見端嘉榮家弦戶誦竭盡全力惎悔錦冒鞠愛狙狡龍趙癃腫馬首瓜綿花牌九遷竄七等青蝦撒訫涉難生孝沈括時複間四壁歎異讨説鄉情戲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