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戢服的意思、戢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戢服的解釋

收斂順從。 宋 李綱 《與右相條具事誼劄子》:“去年到任之初,遠方人但聞遣一前宰相為大使,意謂統兵必多,往往戢服。” 汪東 《革命今勢論》:“彼 滿族 者于 漢 人光復 中國 之後,非為 元 胡之窮遯,即為五胡之戢服。”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戢服”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字形和典籍用例中解析,主要包含以下兩層核心意思:

  1. 收斂兵器,表示歸順、降服

    這是“戢服”最直接和核心的含義。“戢”字本義為收藏兵器(《說文解字》:“戢,藏兵也。”),引申為收斂、止息;“服”則有服從、降服之意。二字連用,形象地描繪了收起武器、表示臣服歸順的狀态。常用于描述軍隊、部族或國家停止抵抗,接受統治或管轄。例如《三國志》中描述地方勢力“戢服”即指其歸順朝廷。

  2. 引申為順從、馴服

    由具體的軍事歸順,可引申指人或事物變得順從、馴服。例如形容性情暴烈的人或動物被馴化後變得溫順聽話,或指地方被治理得安定順從。這種用法強調從對抗、不羁的狀态轉變為平和、服從的狀态。

權威來源參考:

網絡擴展解釋

戢服(jí fú)的詳細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指收斂順從,多用于描述人或群體因外界壓力或威懾而表現出克制、服從的狀态。

二、引證解析

  1. 宋代李綱在《與右相條具事誼劄子》中提到:“遠方人但聞遣一前宰相為大使,意謂統兵必多,往往戢服。”此處指人們因誤判兵力規模而收斂态度。
  2. 近代汪東在《革命今勢論》中寫道:“彼滿族者于漢人光復中國之後,非為元胡之窮遯,即為五胡之戢服。”描述滿族在漢人光複後的兩種選擇:逃離或順從。

三、相關詞彙
與“戢服”相關的詞語包括:

四、使用場景
該詞多用于曆史文獻或書面語境,描述因威懾、局勢變化而産生的順從行為,常見于政治、軍事領域的文本分析。

别人正在浏覽...

俺咱臂助慘黩昌盛怵惕恻隱村肐落待對刁巧地域分工兜籮鬥人搤腕蕃變凡鱗孤鸾瞽叟衡服候敬火拼火山錐急急金聲玉潤金璿決嫌居蓄可悲空敞口分連曹龍竹邏車驢鼠貌似髦子梅内勞斯定理明版牛刀滂沛辟地扲掑謙衷跷然輕歌入木三分社會地位審慮詩禮之訓詩牆守障書童田垌天花闆徒父為富不仁沃焦無形損耗挦毛小聘宵衣奚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