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插戴于發髻的鳳钗。《太平廣記》卷四九二引 唐 無名氏《靈應傳》:“餘乃再拜,昇自西階,見紅粧翠眉、蟠龍髻鳳而侍立者,數十餘輩。”
“髻鳳”是一個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髻鳳”指插戴于發髻的鳳钗,即古代女子發飾中形似鳳凰的簪钗。該詞由“髻”(發髻)和“鳳”(鳳凰)組合而成,強調發飾的造型與功能。
該詞可見于唐代傳奇小說《靈應傳》,描述女子發飾時提到“蟠龍髻鳳而侍立者”,指發髻上裝飾蟠龍、鳳钗的侍女。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太平廣記》或漢典等權威典籍。
《髻鳳》是一個成語,意思是形容女子梳起的髻,像鳳凰一樣華麗美麗。它用來形容女子婀娜多姿的儀态,也表示女子的美麗和高貴。
《髻鳳》由兩個字組成:髻(ji1,頭發梳成束在頂部的發型)和鳳(feng4,指鳳凰)。其中,“髟”為髪部首,“羽”為鳳部首。“髻”字由12個筆畫組成,而“鳳”字由10個筆畫組成。
《髻鳳》最早出現在唐代詩人杜牧的《秋夜将曉出籬門迎涼有感二首·其一》中。後來這個成語廣泛被用于文學作品,成為形容女子美麗的一個常用詞語。
《髻鳳》的繁體字為「髻鳳」。
在古代,「髻鳳」的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例如,「髻」字的古代寫法為「䰋」,而「鳳」字的古代寫法為「鳳」。
他媳婦梳了個高高的髻鳳,看上去非常漂亮。
梳髻、髻飛鳳舞。
近義詞:鸾鳳、冠冕珠宮。
反義詞:散發、亂發。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