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赍奉的意思、赍奉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赍奉的解釋

捧持。《西遊記》第三回:“有冥司 秦廣王 賫奉幽冥教主 地藏王 菩薩表文進上。” 清 洪昇 《長生殿·聞鈴》:“前日遣使臣賫奉璽冊,傳位太子去了。”

齎奉:1.供應;奉送。 漢 王符 《潛夫論·浮侈》:“寵臣貴戚,州郡世家,每有喪葬,都官屬縣,各當遣吏齎奉,車馬帷帳,貸假待客之具,競為華觀。”

(2).攜帶。《續資治通鑒·宋仁宗慶曆四年》:“二月丙申,遣内侍齎奉宸庫銀三萬兩下 陝西 ,博糴穀麥,以濟飢民。”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赍奉”是一個古漢語詞彙,讀音為jī fèng,主要含義包含以下三方面:

  1. 捧持
    指恭敬地手持物品,常見于古代禮儀或文書傳遞場景。例如《西遊記》第三回提到:“有冥司秦廣王赍奉幽冥教主地藏王菩薩表文進上。”

  2. 奉送、供應
    表示贈送或提供物資。漢代王符《潛夫論·浮侈》記載:“寵臣貴戚……各當遣吏赍奉車馬帷帳。” 此處指官員在喪葬場合向貴族世家贈送車馬等物品。

  3. 攜帶
    指隨身攜帶某物執行任務。如《續資治通鑒》描述宋仁宗時期:“遣内侍赍奉宸庫銀三萬兩下陝西,博籴谷麥。” 指官員攜帶銀兩前往赈災。


補充說明

如果需要更完整的文獻例證,可參考《潛夫論》《續資治通鑒》等古籍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赍奉的意思

《赍奉》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承擔、奉還或者代為運送、送交。它通常用來表示承接任務或者傳遞物品的行為。

赍奉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赍奉》由部首走與部首奉組成。走的拼音是"zou",奉的拼音是"feng"。赍奉共包含11畫。

赍奉的來源

《赍奉》起源于古代,最早出現在《尚書·禹貢》一書中。赍表示承擔,奉表示給予,合在一起表示承擔給予的意思。後來逐漸演變成承擔、運送或傳遞的含義。

赍奉的繁體

《赍奉》的繁體字為「齎奉」。

古時候赍奉的寫法

在古時候,赍奉的寫法稍有不同。奉字的上方有一個手字旁,表示奉獻出手的意思,整體形狀更加繁瑣。

赍奉的例句

1. 我将親自赍奉這份禮物給他。

2. 他不辭辛勞,赍奉着消息全力奔波。

3. 請你将這份文件赍奉給經理。

赍奉的組詞

1. 赍信:承擔傳遞信息的任務。

2. 赍糧:代為運送糧食。

3. 赍款:承擔支付款項的責任。

4. 赍制:代為傳遞制度或政策。

赍奉的近義詞和反義詞

近義詞:奉送、手遞、寄達。

反義詞:拒絕、保留、扣留。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