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謂以機關制動。 晉 張華 《博物志》卷八:“ 燕 太子 丹 質於 秦 , 秦王 遇之無禮,不得意,思欲歸…… 秦王 不得已而遣之,為機發之橋,欲陷 丹 。 丹 驅馳過之,而橋不發。”
(2).謂以弩機發射。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定勢》:“勢者,乘利而為制也。如機發直矢,澗曲湍回,自然之趣也。”
(3).比喻迅捷。《世說新語·品藻》“ 林公 談何如 嵇公 ” 劉孝标 注引《支遁傳》:“ 遁 神悟機發,風期所得,自然超邁也。”
“機發”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三種含義:
指通過機械裝置控制物體的運動。例如,晉代張華《博物志》記載,秦王為阻止燕太子丹歸國,設置“機發之橋”,試圖通過機關觸發陷阱,但最終未成功。
指利用弩機(古代弓箭的機械裝置)發射箭矢。南朝劉勰在《文心雕龍·定勢》中以“機發直矢”比喻文章氣勢如箭般直接有力。
形容反應或行動迅速敏捷。如《世說新語》注引《支遁傳》提到高僧支遁“神悟機發”,形容其思維敏捷、見解超群。
《機發》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它的拆分部首分别是“十”和“纟”,它的筆畫數目為3畫。
《機發》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的演變過程。在繁體字中,我們可以将《機發》寫作「機發」。它們的意思沒有差異,隻是書寫方式上稍有差别。
根據古時候的漢字寫法,可以将《機發》寫作「機發」。在這種寫法中,字形更加繁複,書寫需要更多的筆畫。
下面是一些關于《機發》的例句:
除了《機發》外,我們還可以進行一些組詞,接下來是一些與《機發》相關的詞語:
近義詞指的是與《機發》意思相近或相似的詞語。在這種情況下,近義詞可以是:
反義詞指的是與《機發》意思相反的詞語。在這種情況下,反義詞可以是:
通過以上内容,我們可以更好地了解《機發》這個詞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一些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