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onsil] 一對淋巴樣組織的突起團塊,位于咽喉兩側的咽門前、後柱之間,由圍繞在一個或多個深陷窩周圍的淋巴濾泡組成
人和兩栖類以上動物,鼻後孔的頂壁或咽與口腔、鼻腔交界處粘膜下淋巴組織所集成的團塊的通稱。在人體,依所占部位的不同,有腭扁桃體、咽扁桃體和舌扁桃體等。腭扁桃體即一般所說的扁桃腺,位于咽峽的側壁,舌腭弓和咽腭弓之間。呈扁卵圓形,表面蓋着粘膜上皮,底面包着纖維被膜,與咽壁的肌層聯繫很松,容易分離。腭扁桃體是一種防禦裝置,易發生炎症,可能成為帶菌病竈,嚴重的應予摘除。咽扁桃體位于鼻咽部後壁,有病變時亦宜予以刮除。舌扁桃體位于舌背的後部,其臨床意義不大。
扁桃體是人體免疫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具體解釋如下:
1. 基本定義與位置
扁桃體是一對扁卵圓形的淋巴器官,通常指肉眼可見的腭扁桃體,位于咽峽側壁的舌腭弓與咽腭弓之間的三角形凹陷(扁桃體窩)内。其表面覆蓋黏膜上皮,内部有多個分支的隱窩結構,可增加免疫接觸面積。
2. 結構與功能
3. 常見問題
當免疫力下降或病原體侵襲時,扁桃體易發炎(如扁桃體炎),表現為紅腫、疼痛,甚至形成膿腫。反複感染可能導緻慢性腫大,需醫療幹預。
4. 其他類型
除腭扁桃體外,人體還有咽扁桃體(腺樣體)、舌扁桃體等,共同構成咽部淋巴環,協同發揮免疫作用。
扁桃體是咽喉部位的免疫“哨兵”,通過結構特性與免疫反應保護呼吸道健康,但自身也易受感染。若出現反複炎症或異常腫大,建議及時就醫。
扁桃體是指人體喉腔後壁咽喉部的一對類似杏仁形的器官,位于扁桃體窩内。它是人體的免疫器官之一,具有過濾和抵抗細菌和病毒的功能。
拆分部首和筆畫:扁(手),桃(木)。
來源:扁桃體一詞最早出現在《黃帝内經》中,是根據其形狀而得名。
繁體:扁桃體。
古時候漢字寫法:扁桃體。
例句:她扁桃體發炎,所以喉嚨非常痛。
組詞:扁桃體炎、扁桃體突出、扁桃體發炎。
近義詞:扁桃腺。
反義詞:鼻腔。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