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解役的意思、解役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解役的解釋

解除勞役。《晏子春秋·谏下八》:“ 景公 曰:‘唯唯!将弛罷之。’未幾,朝 韋冏 解役而歸。” 張純一 校注引 俞樾 曰:“ 韋冏 ,人名。朝者,召也。”

解送犯人的差役。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歸山》:“浄扮解役投文。”《儒林外史》第二四回:“兩個解役把 牛奶奶 解往 紹興 去了。”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解役”是一個漢語詞語,具有以下兩層含義:

  1. 解除勞役
    指免除或結束官方強制的體力勞動。這一用法在古代文獻中較為常見,例如《晏子春秋·谏下八》記載:“景公曰:‘唯唯!将弛罷之。’未幾,朝韋囧解役而歸。”。這裡的“解役”表示韋囧被解除勞役後歸家。

  2. 解送犯人的差役
    指負責押送犯人的公差或差役。例如清代孔尚任《桃花扇·歸山》中描述:“淨扮解役投文”,以及《儒林外史》提到“兩個解役把牛奶奶解往紹興”。這裡的“解役”特指執行押送任務的官府人員。


補充說明:

網絡擴展解釋二

解役的意思

解役是一個漢字詞語,具有以下幾個意思:

1. 解除兵役或勞役。

2. 解散、解開勞動隊伍。

3. 泛指解除義務或負擔。

4. 泛指兵役或勞役。

拆分部首和筆畫

解役的部首是角(jiao)和彳(chi),總共由9個筆畫組成。

來源

解役這個詞最早出現在《左傳·襄公十五年》一文中,意為解除兵役的義務。

繁體

解役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解役」。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解役的寫法并無太大變化,仍然是由角和彳兩個部首組成。

例句

1. 經過多年的服役,他終于成功解役回家了。

2. 政府決定解役那些年已經完成兵役義務的士兵。

3. 他為了解役,不惜付出巨大的努力。

組詞

1. 解除:解除某種狀态或責任。

2. 解放:解除束縛或壓迫,使自由。

3. 解散:結束某個組織或集體的存在。

4. 解職:解除某人的職務。

5. 解凍:使凍結的物體恢複正常狀态。

近義詞

1. 解除

2. 解散

3. 解放

4. 解脫

5. 解除

反義詞

1. 服役

2. 承擔

3. 役使

4. 負擔

5. 執行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