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诘驗的意思、诘驗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诘驗的解釋

訊問和驗證。 晉 袁宏 《後漢紀·明帝紀下》:“禦史 寒朗 治其獄,奏 建 等未嘗與 忠 相見,詰驗無實,為 平 所枉,疑下無辜者衆。”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诘驗”是一個漢語複合詞,由“诘”與“驗”兩個語素構成。根據《漢語大詞典》及古代文獻用例分析,其核心含義可拆解為:通過追問、盤查的方式進行驗證或檢驗。具體釋義如下:

一、字義溯源

  1. 诘:《說文解字》釋為“問也”,本指追問、責問,引申為查究。如《周禮·天官》中“诘四方”即指稽查四方事務。
  2. 驗:《玉篇》釋為“證也”,指驗證、檢驗。如《史記·商君列傳》中“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于國都市南門”,即通過實際行為驗證政令可信度。

二、複合詞義 “诘驗”在古漢語中多用于司法或行政語境,指通過反複诘問、核對證據以驗證事實真僞。例如明代《大明律》中“凡告謀反逆叛,官司不即受理掩捕者,須嚴加诘驗”,此處強調對重大案件的細節核查。

三、現代應用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較低,但在法律文書中仍可見其變體,如“诘問驗證程式”指庭審中通過交叉詢問驗證證人證言可靠性(參考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四、近義辨析 與“審驗”“稽核”等詞相比,“诘驗”更強調以邏輯追問為核心手段的驗證過程,常見于需要排除矛盾、追溯根源的場景。

網絡擴展解釋

“诘驗”是一個由“诘”和“驗”組合而成的詞語,以下是綜合多來源信息的詳細解釋:

1. 基本含義
“诘驗”表示通過質問和驗證來确認事物的真實性或可靠性。其中:

2. 使用場景
該詞多用于需要質疑并核實的情境,例如:

3. 出處與示例
最早見于晉代文獻,《後漢紀·明帝紀下》中記載:“詰驗無實,為平所枉”,描述通過質問和驗證發現證據不足的情況()。

總結
“诘驗”強調雙重過程:先質疑追問,再通過證據檢驗,常用于需要嚴謹論證的場合。其權威性解釋可參考《漢語詞典》或《漢典》等工具書。

别人正在浏覽...

哀榮拔叢出類杯中之物曹聚冊函宸慈承荷誠理澄壹笞刑充強春冰春度處子大舅殿閣締約國方介呱呱叫廣青孤輪過糧含齒戴發灰糞惠連昏坎健倒鑒畏阱坑金融市場拒俄運動康時浪子老鴉掠海冷面斂聚烈皇另有洞天眉批敏博目想牛渚矶鵬圖千牛仗窮辰如雷灌耳僧榻善攝耍滑四郭訟靈貼鋪體乾違伐瞎聊象院小姑小雞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