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砭俗的意思、砭俗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砭俗的解釋

救治庸俗。 馬其昶 《<桐城古文集>略序》:“刊僞砭俗,啟示徑途。” 趙光榮 《裡湖紀遊》詩之十四:“ 仲若 本山人,聽鸝欲砭俗。”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砭俗是由“砭”與“俗”組成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指向對社會不良風氣的批判與矯正。從漢語詞典釋義角度分析如下:

一、基本釋義 “砭”本指古代以石針治病,《說文解字》釋為“以石刺病也”,後引申為尖銳的批評。“俗”在《漢語大詞典》中定義為“社會上長期形成的風尚、禮節、習慣等”。二字結合後,“砭俗”特指通過深刻批判來矯正流弊,強調以直言不諱的方式革除社會積習,如清代學者章學誠在《文史通義》中所述“立言欲其有裨風教”即含此意。

二、詞源流變 該詞最早可追溯至《漢書·藝文志》所載“箴石貶俗”,其中“貶”與“砭”通假,體現早期醫學術語向社會批判範疇的語義遷移。唐代劉禹錫《砥石賦》中“以石砥刃,以言砥俗”的表述,進一步強化了“砭”與風俗改良的關聯性。

三、現代應用 在《現代漢語詞典》第七版中,“砭俗”被标注為書面語,多用于學術評論或文化批判領域,例如“此文以犀利的視角砭俗振聩,揭示消費主義異化現象”。其語用特征包含三重維度:診斷社會病症、揭示問題本質、提出改良路徑,與《文心雕龍·書記》中“砭疵辨俗”的論述形成跨時代呼應。

四、文化内涵 該詞承載着儒家“移風易俗”的教化傳統,與《禮記·樂記》“移風易俗,天下皆甯”的理念一脈相承。在語義深層結構中,“砭”的醫療隱喻與“俗”的社會屬性共同構建了“社會機體治療”的認知模型,這一特征在《古代漢語辭典》的詞條解析中有明确體現。

網絡擴展解釋

“砭俗”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基本解釋

“砭俗”讀作biān sú,字面意為“救治庸俗”,指通過批評或糾正的方式改變陳舊、低俗的社會風氣,以提升道德水平。例如:“刊僞砭俗,啟示徑途”(馬其昶《桐城古文集略序》)。


字義拆解

  1. 砭(biān):
    • 原指古代治病的石針(《說文解字》載:“以石刺病也”),後引申為“刺痛”或“救治”。例如“寒風砭骨”形容刺骨之寒。
  2. 俗(sú):
    • 指庸俗、陳舊的習俗或風氣,如“移風易俗”中的“俗”。

使用場景


文獻引用

該詞在古籍中多用于文論或詩歌,體現對文化風氣的反思。例如:

“仲若本山人,聽鸝欲砭俗。”(趙光榮《裡湖紀遊》)


擴展含義

“砭俗”不僅是對表面風俗的糾正,更包含深層的道德教化意義,類似于“針砭時弊”,但更聚焦于“庸俗”這一特定問題。

若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或用法,可參考漢典、查字典等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愛才如命暗恨白馬辯護士敝帚自珍波棱蓋朝光蟲書鳥迹都來鬥香蹲舞飯匕訪冊翻譯風風韻韻否終複泰扶從改裝高班硌蹴勾惹顧況和退懷仁戶扃檢身攪雜稽緩近珰矜恕機竅倦響劇然亂烘路人皆知魯陽指日名過其實目瞠弄撥俏眼秋昊阙轶沙果山廠梢梢深邵麝煙事核言直肆侈松筠特派員挑撥同咨屯紥讬旨尪陋瓦西裡耶夫兄弟微婉握發盻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