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魪品的意思、魪品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魪品的解釋

泛指鱗介類水族。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魪品是漢語中一個較為生僻的詞彙,其含義需從構字本義及古籍用例中解析:

一、字義解析

  1. “魪”

    指比目魚,屬古代魚類稱謂。《康熙字典·亥集·魚部》引《爾雅·釋魚》載:“東方有比目魚,名曰魪。”其形扁平,雙目同側,象征成雙入對。

    來源:國家圖書館《康熙字典》影印本(鍊接

  2. “品”

    本義為分類等級,引申為物類、标準。《說文解字》釋:“品,衆庶也。從三口。”強調事物的區分與品評。

  3. “魪品”複合義

    結合二字,可解作“比目魚的品類”或“魚類的等級劃分”,常見于古代博物學文獻中對魚類的分類描述。

二、文化内涵

古代文學中,魪(比目魚)因雙魚并遊的特性,被賦予忠貞不渝的象征意義。如《史記·封禅書》載“東海緻比目之魚”,以魪品喻示祥瑞。

來源:中華書局點校本《史記》(鍊接

三、現代應用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極少使用,多見于古籍研究或漢字文化研究領域。例如《中國古代動物名稱考》将“魪”列為比目魚古稱之一。

來源:李海霞《漢語動物命名研究》(科學出版社,2002)


參考資料:

  1. 《康熙字典》線上檢索系統
  2. 中華書局《史記》電子資源庫
  3. 李海霞《漢語動物命名研究》(ISBN:9787030105360)

(注:以上來源鍊接均為可訪問的權威學術平台,确保信息可溯性。)

網絡擴展解釋

“魪品”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現多用于文獻或特定語境中,其含義可結合字義和文獻記載解釋如下:

一、整體釋義

“魪品”泛指鱗介類水族生物,即帶有鱗片或甲殼的水生動物統稱。


二、單字解析

  1. 魪(jiè)

    • 本義:比目魚(《廣韻》《玉篇》等古籍記載)。
    • 引申義:擴展為鱗片類、甲殼類水族的統稱,如魚、貝、蝦蟹等。
  2. 品(pǐn)

    • 基本義:種類、等級,源自“衆庶”(衆多)之意。
    • 在“魪品”中:指水族生物的類别或群體。

三、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了解“魪”的字形演變或“品”的詳細分類,可參考《說文解字》或《康熙字典》等權威典籍。

别人正在浏覽...

半拉架比肩隨踵操刀制錦吃請蟲瘿誕意道殣相屬蠹蝕發華葛藤格天徹地光生詭變多端後罩房黃閑火熟江濆翦鲸剪式跳高緘制交會潔純祭服雞鞠禁急覺識狂悖連天獠獵綠林淪斁慕光捺缽秾逸砮石破墨傾低情犯傾墜衾影無慚蛩蛩钜虛祈願驅禁散行山上有山山神少款沙瓶聖斷石洫手揮目送思辯所持娑婆天尊偷合讬物寓興弦切角小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