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捷口的意思、捷口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捷口的解釋

利口,能言善辯。《三國志·吳志·陸凱傳》:“明王聖主取士以賢……非求顔色而取好服、捷口、容悅者也。”《宋書·鄧琬傳》:“﹝ 劉胡 ﹞出身郡将,捷口,善處分,稍至隊主,讨伐諸蠻,往無不捷。”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捷口”是一個漢語詞語,具體含義和用法如下:

基本釋義

詳細解釋

  1. 詞源與結構
    由“捷”(敏捷、快速)和“口”(口才、言辭)組成,字面意義是“口舌敏捷”,指人善于應對或表達。

  2. 文獻出處

    • 《三國志·吳書·陸凱傳》:“非求顔色而取好服、捷口、容悅者也。” 指選拔人才應注重品德而非花言巧語。
    • 《宋書·鄧琬傳》提到劉胡“捷口,善處分”,形容其口才與決斷力。
  3. 近義詞
    利口、巧言、辯才無礙。

用法示例

補充說明

“捷口”多用于書面語境,現代口語中較少使用,但可借以形容演講者或辯論者的敏捷口才。需注意其略帶褒貶雙重性,既可能稱贊能力,也可能暗指巧言令色(如《三國志》的批判性用法)。

如需進一步了解文獻原文或擴展例句,可參考漢典、查字典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捷口

捷口(jié kǒu)是一個漢字詞彙,由兩個部首組成:扌(手)和口。它的總的筆畫數為10畫。

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與現在有所不同。根據《說文解字》,捷口的原始形态是“⿰扌口”,即“手”和“口”這兩個部首并列在一起。

捷口在繁體字中的寫法與簡體字有所不同。它的繁體形态是“捷口”。

以下是一些關于捷口的例句:

1. 青年學子捷口脫穎而出,成為社會的中堅力量。

2. 他們通過捷口交流,迅速解決了問題。

組詞:捷速、捷徑、溜須拍馬、捷足先登。

近義詞:敏捷、迅速、靈活。

反義詞:緩慢、遲鈍。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