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猶峻節。《宋書·隱逸傳·周續之》:“ 江州 刺史每相招請, 續之 不尚節峻,頗從之遊。”按,《南史·隱逸傳上·周續之》作“峻節”。
“節峻”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及解釋如下:
“節峻”由“節”(節制、操守)和“峻”(高大、嚴厲)組合而成,意為高尚、嚴正的節操,形容人言行莊重嚴謹,堅守原則。例如《宋書·隱逸傳》中提到:“續之不尚節峻,頗從之遊”,此處“節峻”即指對自身行為的高标準要求。
多用于描述人的品格或行為:
“節峻”與“峻節”可互通,均強調節操的高尚與不可動搖。例如《南史》中将《宋書》中的“節峻”改為“峻節”,進一步印證兩者的關聯性。
如需更多古籍用例或詞語演變分析,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相關文獻。
節峻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健壯、強壯。它由“節”和“峻”兩個字組成。
節的部首是“木”字旁,“峻”的部首是“山”字旁。節字具有4個筆畫,“峻”字具有10個筆畫。
節峻的來源較為複雜,但主要源于古代文獻中的描述。在繁體字中,節峻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沒有區别。
在古代,節字的寫法與現在相比稍有不同。它的上半部分(“刂”)可向右彎曲,而下半部分(“光”)保持不變。而“峻”字則與現在的寫法相同。
1. 他長得很節峻,從小就很健壯。
2. 這座山峰非常高大峻峭,很有震撼力。
組詞:節儉、峻厲、節約、峻嶺、節日
近義詞:強壯、健康、壯實
反義詞:瘦弱、虛弱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