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節制飲酒。《晉書·胡毋輔之傳》:“以家貧,求試守 繁昌 令,始節酒自厲,甚有能名。”《晉書·涼武昭王李玄盛傳》:“節酒慎言,喜怒必思,愛而知惡,憎而知善。”
(2). 江 南舊俗,稱冬至前夕飲酒為節酒。 清 顧祿 《清嘉錄·冬至大如年》:“﹝冬至﹞節前一夕,俗呼‘冬至夜’。是夜,人家更速燕飲,謂之‘節酒’。”
“節酒”一詞在漢語中有兩層主要含義,結合不同來源的釋義和文化背景,具體解釋如下:
節制飲酒
指通過自我約束減少飲酒量或避免過量飲酒,強調健康意識和自律性。例如《晉書》記載胡毋輔之“始節酒自厲”,涼武昭王李玄盛“節酒慎言”,均體現古人通過節制飲酒來修身養性。
江南冬至舊俗
江南地區曾将冬至前夜稱為“冬至夜”,人們在此夜設宴飲酒,稱為“節酒”。這一習俗在清代顧祿的《清嘉錄》中有明确記載。
若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或習俗細節,可參考《晉書》相關篇章或清代民俗記錄。
“節酒”是一個在中國常用的詞語,它指的是控制和限制飲酒的行為。這個詞由兩個部分組成,分别是“節”和“酒”,含義很明顯,即在某種場合或特定時間内減少或停止喝酒。
拆分部首和筆畫:
節(部首: 艸/艹,筆畫: 9)
酒(部首: 酉,筆畫: 10)
節酒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當時人們就意識到過度飲酒的危害。在中醫藥理論中,飲酒應該適度,過度飲酒可能導緻身體健康出現問題。因此,“節酒”這個詞可以說是為了提醒人們飲酒的適度和健康。
在繁體字中,“節酒”可以寫作“節酒”。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有所不同。據了解,“節酒”一詞在古代的寫法為“節酒”。在古代文獻中,我們可以找到一些使用“節酒”一詞的記錄,如《尚書》中有“節酒”、“诘酒”的記載,意為制止過度飲酒。
以下是幾個關于“節酒”的例句:
1. 他決定去參加“節酒”活動,以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2. 為了節制酒量,他決定每周隻喝兩次酒。
3. 醫生建議他節酒,以避免與酒相關的健康問題。
其他相關詞語:
組詞:戒酒、限酒、控酒。
近義詞:戒酒、限酒。
反義詞:飲酒、暢飲。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