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解放後的意思、解放後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解放後的解釋

是指1949年以後。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解放後”是現代漢語中具有明确曆史指向的詞彙,其核心含義指代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的社會階段。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的釋義,該詞“特指中國共産黨領導人民推翻舊制度後建立新中國的時期”。從曆史語境分析,它既包含政權更疊的政治意義,也涵蓋社會制度、經濟結構、文化形态的全面轉型(參考中國政府網《中華人民共和國簡史》專欄)。

在語義延伸層面,“解放後”常被用于學術研究、政策文件及社會叙事中,用以劃分曆史階段。例如國務院發布的《中國社會經濟發展白皮書》将其定義為“社會主義制度确立與現代化建設起步的關鍵節點”。語言學家在《20世紀漢語詞彙演變研究》中指出,該詞在使用中存在廣義與狹義之分:狹義指1949-1956年的社會主義改造時期,廣義可延伸至改革開放前的社會主義建設探索階段。

需特别說明的是,該詞彙在《辭海》(第七版)中被标注為“具有中國當代史特色的時間範疇詞”,其使用需結合具體語境。例如在文學領域,茅盾文學獎作品《平凡的世界》中“解放後的黃原城”即通過文學叙事展現時代變遷,此類用法已形成穩定的語義認知框架。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的專題研究建議,在學術寫作中宜采用“新中國成立後”作為更嚴謹的表述方式,以增強時間範疇的精确性。

網絡擴展解釋

“解放後”是一個具有特定曆史背景的詞彙,其含義和用法需結合時代背景理解。以下是詳細解釋:

  1. 時間界定
    根據權威資料,“解放後”指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的曆史時期。該詞以1949年為分界點,與“解放前”對應,特指中國共産黨推翻國民黨統治後建立的新政權時期。

  2. 詞義演變

    • 本義:源自《現代漢語詞典》對“解放”的解釋,原指“解除束縛,得到自由或發展”。
    • 特指義:隨着曆史發展,該詞被賦予特定政治含義,專指1949年政權更疊後的曆史階段。
  3. 使用場景

    • 常見于曆史文獻、政策文件等正式語境,如“解放後我國經濟發展迅速”。
    • 需注意與“新中國成立後”“建國後”等表述的細微差别,前者側重政權變革過程,後者強調國家建立結果。
  4. 相關規範
    在官方表述中,2010年後逐漸提倡使用“新中國成立後”替代“解放後”,以體現表述的客觀性。但在學術研究、曆史分期等特定場景中仍會保留此說法。

示例補充
與“解放後”相關的詞語包括“舊社會”(1949年前)和“新時期”(改革開放後),形成中國近現代史的三階段劃分體系。

别人正在浏覽...

不便之處參伺陳祈陳垣侈人觀聽馳湍垂诰垂諒擔負島嶼蹈越大始打手印釣駱駝調玉燭頂括括東窗事犯東道度蜜月多頭方頭不劣沸沸揚揚诽譏合法權益鶴峤滉滉黃山市火燧矯世變俗絜誠開弓沒有回頭箭開畫蠟光老眼良器戮人麻炬門婿逆時蒲弓撲噜啌嗽牆有縫,壁有耳前身牽曳牽萦凄悼睿問弱毫神見審理水工書押踏空貼邊鼍憤龍愁誤差無煙鄉途斜頭歪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