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截發剉稾的意思、截發剉稾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截發剉稾的解釋

比喻賢母好客。同“截發留賓”。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截發剉稾”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存在兩種不同解釋,需根據權威來源綜合判斷:

一、主流解釋(高權威來源):

該成語同“截發留賓”,比喻賢母好客。此說法源自《世說新語》中陶侃母親剪發換錢、招待賓客的典故。核心要點包括:

  1. 字面行為:“截發”指剪斷頭發換取物資,“剉稾”指鍘碎草料(用于喂馬)。
  2. 典故背景:陶侃家貧時,母親為招待客人範逵,剪發賣錢置辦酒席,并鍘碎草席充當馬料。
  3. 引申意義:贊揚母親為子女教育或家庭待客而無私付出的品德。

二、其他解釋辨析:

部分來源(如)将其解釋為“強占財物”,但該說法存在以下矛盾:

三、使用建議:

在正式語境中應采用“賢母好客”的解釋,寫作時注意:

(注:部分低權威來源對釋義存在分歧,建議優先參考《漢語大詞典》等工具書。)

網絡擴展解釋二

《截發剉稾》是什麼意思

《截發剉稾》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指在農田中割除秧苗、切割麥稗等作物。通常用來形容做事草率粗糙、不加仔細和耐心。

拆分部首和筆畫

《截發剉稾》的拆分部首是“戈”、“示”、“艸”和“禾”。

其中,“戈”部表示戈兵,有5畫;“示”部表示礻示,有5畫;“艸”部表示草字頭,有6畫;“禾”部表示禾字頭,有5畫。

來源和繁體

《截發剉稾》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農耕社會中,農民在進行農作物收割時做事草率的情景。

在繁體字中,表達《截發剉稾》的成語為「截髮剉稾」。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代簡化字略有不同。《截發剉稾》的古漢字寫法為「截髮剉稾」。

其中,“髮”代替了現代的“發”,意為頭發;“剉”代替了現代的“搓”,意為揉搓;“稾”則與現代相同。

例句

1. 他工作時總是截發剉稾,無法把任務完成得很好。

2. 領導對他的工作不滿意,說他做事總是截發剉稾,不夠細心。

組詞

與《截發剉稾》相關的組詞有:

截然不同、截止日期、剉謀篡位、稾秧苗、截趾適履。

近義詞和反義詞

近義詞:急于求成、馬虎草率、敷衍塞責。

反義詞:細心周到、認真負責、慎密細緻。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