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孤傲清高,不隨流俗。 宋 梅堯臣 《依韻和師厚别後寄》:“閉門不出将誰親,自持介獨輕貨珍。”
“介獨”是一個漢語詞語,主要形容人的性格特質,以下是綜合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指孤傲清高,不隨流俗,強調個體在品格上的獨立性和不迎合世俗的态度。
兩字組合後,形容人既保持正直品格,又堅持自我,不願與世俗同流合污。
宋代詩人梅堯臣在《依韻和師厚别後寄》中寫道:“閉門不出将誰親,自持介獨輕貨珍。” 此句通過“閉門不出”“輕貨珍”等行為,生動刻畫了“介獨”者遠離世俗、重視精神追求的品格。
多用于文學或評價性語境,形容士大夫、文人等群體中具有高潔品格的人物。需注意該詞帶有一定書面色彩,現代口語中使用較少。
建議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其褒貶傾向——既可表達對堅守原則的贊賞,也可能隱含不合群的批評。
介獨是一個漢字詞語,是由兩個部首組成的。其中,“介”部表示“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而“獨”部則表示“獨自、單獨”。所以,《介獨》這個詞的意思是指一個人獨自處于社交、人際關系中,沒有大量交往或沒有好的人際關系。
拆分部首和筆畫:
- “介”部由“人”和“兒”兩個部首組成,總計有4個筆畫。
- “獨”部則是由“犬”和“虍”兩個部首組成,總計有9個筆畫。
來源和繁體:
《介獨》一詞最早出現于《莊子·秋水》篇,是中國古代哲學家莊子所著。
在繁體字中,“獨”字部分變為了“獨”。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形式與現代有所不同。在古時候,“介”字寫作“人可”“人去”,而“獨”字寫作“犬虎”。
例句:
他總是待在家裡,很少與其他人交流,可以說他是個非常介獨的人。
組詞:
抱介獨德(指傲慢自大)、介侍衛(指專門照顧某人的侍衛)、友善介士(指待人友善的士人)。
近義詞:
孤獨、獨自、單身。
反義詞:
交際、社交、親近。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