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揭榜的意思、揭榜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揭榜的解釋

(1) [publish a list of successful candidates]∶考試後出榜;發榜

(2) [be recruited]∶揭下寫有招聘或招标等内容的榜,表示應征、應戰等

詳細解釋

亦作“ 揭牓 ”。1.張貼文告。《宣和遺事》後集:“ 康王 與 耿南仲 連銜揭榜,召兵勤王。”《明史·太祖紀一》:“揭榜禁剽掠。有卒違令,斬以徇,軍中肅然。”《續資治通鑒·宋欽宗靖康元年》:“﹝ 師道 ﹞揭牓沿道,言 種少保 領西兵百萬來。”

(2).張貼考試錄取名單。 宋 孫奕 《履齋示兒編·文說·聲畫押韻貴乎審》:“先生見卷子上書‘盡’字作‘盡’,必欲擯斥……雲:明日揭牓,有喧傳以為場屋取得箇尺二秀才,則吾輩将胡顔?” 明 沉德符 《野獲編·科場·甲辰科首題》:“今 山陰 朱相公 主甲辰試,首題為‘不知命’章。初命題即約同事,必三段平做,不失題貌,始可掄元……既揭榜,則元卷殊不然。”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揭榜”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綜合解析:

一、基本定義

“揭榜”包含兩層核心含義:

  1. 公布結果:指考試、選拔或競賽後公開發布成績、錄取名單或名次,例如科舉時代張榜公示考生成績。
  2. 應征行為:指揭下寫有招聘、招标等信息的榜單,表示參與競争或接受挑戰,如企業招聘時揭榜應聘。

二、曆史背景

該詞源于古代科舉制度,考試結束後将考生成績與名次張貼于榜上公示,供公衆查閱。曆史上也用于軍事或政令場景,例如《宣和遺事》中記載的“揭榜召兵勤王”,即通過張貼文告動員民衆。

三、現代應用

四、補充說明

需注意語境差異:“揭榜”的主體可能是發布方(如學校發榜)或響應方(如應聘者揭榜),需結合上下文判斷具體含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揭榜》這個詞是什麼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 揭榜(jiē bǎng)是一個常見的漢語詞語,意思是“公示榜單”。它由兩個部分組成,其中“揭”這個字的部首是手,共6畫;“榜”這個字的部首是木,共12畫。 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 《揭榜》一詞來源于古代官方公布文書的方法。古時,官府會将一些公共信息,如考試成績、選拔結果、人員名單等,刻在木闆上,然後通過張貼在牆壁上展示給公衆。這種貼出來的木闆就是榜,揭即指通過揭開木闆覆蓋物來公示上面的内容。所以,“揭榜”成為了公示榜單的代稱。 在繁體字中,揭榜的寫法為「掲榜」。 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代寫法略有不同,例如在《康熙字典》中,揭的寫法為「曁」,即在字上方多加了一個點。而榜的寫法在字的上部分有一個額外的點。這些變化是漢字演變過程中的一部分,現代漢字寫法已經做了統一規範。 例句、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例句:學校今天揭榜了期末考試的成績。 組詞:揭露、公告、公示 近義詞:揭曉、公布、發布 反義詞:封存、保密 通過以上解釋和例句,我們對《揭榜》這個詞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代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組詞、近義詞、反義詞等方面都有了一個較為清晰的了解。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