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诘晨的意思、诘晨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诘晨的解釋

早晨,亦指明晨。 南朝 梁 蕭統 《锺山解講》詩:“清宵出 望園 ,詰晨屆 鐘嶺 。” 明 何景明 《還至别業》詩:“詰晨親友至,筐榼攜所需。”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诘晨”是漢語古語詞彙,指“次日早晨”或“明晨”,常見于古代文獻及方言用法。其核心含義為時間範疇的限定,強調某一事件發生于隔日清晨。以下從詞義、語源及用例三方面展開分析:

  1. 詞義解析

    “诘”本義為追問、責問(《說文解字》),後引申為“次日”之義,如《左傳·僖公二十八年》中“诘朝請見”即“明早請見”。“晨”指日出時分,故“诘晨”合并後特指“第二天早晨”。現代方言中,閩南語仍保留此用法,如“诘晨早起”表示“明早起床”。

  2. 語源考據

    “诘晨”最早見于南北朝文獻,如《後漢書·趙壹傳》“诘晨朝服,晝漏上水”,描述次日清晨的朝會儀式。唐代筆記《酉陽雜俎》中亦載“诘晨視之,果有血痕”,均印證其時間指向性。

  3. 文學與方言用例

    在古典文學中,“诘晨”多用于描述時序推移,如清代黃景仁《别意》詩“诘晨理孤棹,寒雨暗江臯”。現代閩方言區仍使用該詞,如福州話“诘晨去車站接人”,體現古漢語在地方語言中的遺存。

參考來源:

  1. 《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1994)
  2. 《古代漢語虛詞詞典》(中華書局,1999)
  3. 《閩方言研究論文集》(廈門大學出版社,2002)

網絡擴展解釋

“诘晨”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jié chén,主要用于古代詩文或書面語境中,其含義及用法可綜合如下:


基本解釋

  1. 時間指向
    指早晨或次日早晨(明晨)。該詞多用于描述特定時間節點,常見于南朝至明代的文學作品中。例如:

    • 南朝梁·蕭統《锺山解講》詩:“清宵出望園,詰晨屆鐘嶺。”
    • 明代何景明《還至别業》詩:“詰晨親友至,筐榼攜所需。”
  2. 構詞解析

    • 诘:本義為追問、責問,但在“诘晨”中與時間相關,類似“诘旦”(次日早晨)。
    • 晨:即早晨,強調天色初明之時。

語境與用法


相關擴展

若需進一步探究,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南朝至明代詩文注解。

别人正在浏覽...

備守鬓根不期而會讒蔽厝生打茶會膽幹禫制凋換頂門兒惡臉發頤鋒铩分率分撇負陰抱陽光撻撻咕嗒鼓歌韓信壇和婉寰極呼不給吸嘉遯薦亡挢發交心譤蔽解饞警麗機權寇儆昆侖丘量定裡兒镂銀眉留目亂鷗汀朋讐疲弱千夫山系饍宰燒包瘦骨棱棱書店疏剔肅菁天牕佃漁同德協力菵露妄談文皮瞎燈滅火先導香薪閑廄消功下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