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急杵搗心的意思、急杵搗心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急杵搗心的解釋

形容驚異不安的心情。 清 錢謙益 《答王于一秀才論文》:“見 徐巨源 與 陳伯璣 書,論僕晚年之文字,顓好駡人,傳語相勸戒,為之咋指吐舌,急杵擣心者累日。”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急杵搗心”是一個近代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個來源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該成語形容驚異不安的心情,通常用于表達因突發事件或強烈刺激而産生的内心震動與焦慮。


二、出處與背景

  1. 原始出處:
    源自清代錢謙益的《答王子一秀才論文》。文中提到他人對其晚年文字“好罵人”的評價,導緻聽聞者“咋指吐舌,急杵搗心者累日”。
  2. 語境解析:
    錢謙益通過此成語,生動刻畫了他人對其尖銳文風的震驚與不安反應。

三、結構與用法


四、相關擴展

如需進一步了解例句或曆史用例,可參考清代文學評論相關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急杵搗心》的意思

《急杵搗心》是一個成語,形容心情焦急、煩躁不安的狀态。這個成語使用了杵和心兩個詞,通過比喻杵快速搗擊心髒來形容焦慮的心情。

拆分部首和筆畫

《急杵搗心》的拆分部首是“手”和“木”。其中,手是左邊的部首,代表手的意思;木是右邊的部首,是指與樹木有關的事物。它的筆畫順序是10-5-9-24-61-64。

來源

《急杵搗心》這個成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漢書·光武中興傳》中的一段故事。據說,劉秀作為一位年輕的将領,經曆了很多的戰鬥和艱難險阻。有一次,他在戰場上面對敵人的圍攻,内心焦慮而痛苦,仿佛杵快速搗擊自己的心髒。由于他在戰勝敵人後,把這個心境描述給朋友聽,故事流傳開來,逐漸形成了這個成語。

繁體

《急杵搗心》的繁體寫法是「急杵搗心」。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杵的寫法稍有不同,形狀類似于“把”,心的寫法也有所差異,類似于“忄”。整個成語的寫法是「急把搗忄」。

例句

他的考試結果還沒有出來,他焦慮得急杵搗心。

組詞

急躁、杵在心上、焦慮、攪擾

近義詞

心煩意亂、心急如焚、坐立不安

反義詞

心安理得、心平氣和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