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赍敕的意思、赍敕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赍敕的解釋

見“ 齎勑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赍敕”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詞義解析:

  1. 基本含義:

    • 赍(jī):指攜帶、持送,常見于古代文書或物品傳遞的場景。
    • 敕(chì):指帝王的诏書或命令,如“敕命”;也可表示整頓、治理,如《詩經》中的“既匡既敕”。
    • 組合後,“赍敕”意為攜帶或傳達皇帝的诏令,常見于官員奉命執行任務的語境。
  2. 延伸用法:

    • 在古籍中,“赍敕”可能寫作“赍勑”,屬于異體字現象。
    • 例如,明代官員可能“赍敕”前往地方宣布政令或任命。

文獻例證:

使用建議:

該詞多用于曆史文獻或古典文學,現代漢語已罕見。如需進一步了解“敕”的詳細釋義(如法律、任命等引申義),可參考漢典等權威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赍敕

赍敕是一個古代漢字詞語,表示帶來聖旨或皇帝的命令,是一種傳遞命令和指示的行為。

拆分部首和筆畫

赍敕的拆分部首是賜和敕,其中賜是賦予的意思,敕是聖旨的意思。它的筆畫數目分别為11畫和15畫。

來源

赍敕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曆史,當時皇帝或王公貴族出巡時,往往會帶着聖旨或命令前往各地。由于這些命令通常都是寫在羊皮或絹帛上,然後交給特定的使者來傳遞,因此稱這種傳遞命令的行為為赍敕。

繁體

赍敕的繁體字為賫敕。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赍敕的寫法略有差異。赍的原始字形為車上放有蓋子、箭,表示旅途中的警戒。敕的原始字形為手指向下,在下面有幾條橫線,表示将下達的旨意。

例句

1. 皇帝将赍敕交給使者,命令他立即啟程前往邊境。

2. 官員膜拜行禮,接受赍敕後才開始執行。

組詞

赍信、赍糧、赍馬、赍檄等。

近義詞

傳令、攜帶命令、捧旨等。

反義詞

接受命令、執行命令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