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家食的意思、家食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家食的解釋

(1).賦閑,不食公家俸祿。《易·大畜》:“大畜,利貞,不家食,吉,利涉大川。” 孔穎達 疏:“‘不家食吉’者,已有大畜之資,當使養順賢人,不使賢人在家自食,如此乃吉也。” 宋 張端義 《貴耳集》卷下:“後 仲遠 作相, 宗卿 家食十年。” 明 宋濂 《同公塔銘》:“今家食多暇,據狀所書,推原傳授行業之詳而為銘文。”《醒世恒言·馬當神風送滕王閣》:“子有如此清才,何不進取,身達青雲之上;而因於家食,受此旅況之凄涼乎?”

(2).家中之食。 漢 焦贛 《易林·無妄之訟》:“不耕而獲,家食不給。” 明 李東陽 《祭孔氏女文》:“我有官酒,汝不復觴;我有家食,汝不復嘗;籲其逝也,何日而忘?”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家食"是漢語中一個具有曆史感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可從字義與典籍用例兩個層面解析:

一、字義解析 "家"指居所或家族單位,"食"甲骨文象張口就食之形,《說文解字》釋為"一米也",本義為進食行為。二字組合構成偏正結構,字面意為"在家進食"或"依靠家業維持生計"。《漢語大詞典》第3冊第1415頁收錄該詞條,将其訓釋為"居家不仕,自營生計"。

二、古漢語用例 《周易·大畜》彖傳載:"不家食,吉,養賢也",此處"家食"與"食祿于朝"形成對文,孔穎達疏解為"不使賢人在家自食"[《十三經注疏·周易正義》卷三]。明代李東陽《兆先赴試三河念之有作》詩雲:"寸祿不與沾,家食豈終保",亦取此義[《懷麓堂集》卷十二]。

三、現代漢語用法 現代語境中多用于指代家庭日常飲食,如"家食簡樸"形容居家飲食的樸素狀态。此用法可追溯至清代曹庭棟《老老恒言》"家食淡素,勝于珍馐"的養生觀念[《老老恒言·飲食》卷五]。

參考資料:

  1. 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漢語大詞典》(1993)商務印書館
  2. 孔穎達《周易正義》(2000)北京大學出版社
  3. 李東陽《懷麓堂集》(1983)上海古籍出版社
  4. 曹庭棟《老老恒言》(2007)人民衛生出版社

網絡擴展解釋

“家食”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

一、賦閑在家,不擔任公職

這一含義源自《易經·大畜卦》的“不家食,吉”,指賢人不該在家自食其力,而應被國家任用,享受俸祿。若“家食”則意味着未出仕或賦閑狀态。例如:

二、家中的食物

字面指家庭日常飲食,如漢代焦贛《易林》中“家食不給”形容家中糧食不足,明代李東陽《祭孔氏女文》用“家食”表達對逝去親人共餐的懷念。

使用場景

需注意,該詞在現代漢語中不常用,多出現在古文或學術讨論中。不同文獻對其側重不同,需結合上下文理解。

别人正在浏覽...

阿閦艾納奧德賽标譽鼻峯采圻蠶眠字麨面酬神觸污粗粗翠鵲釘铛遞盞東金西木端辭短工堵立二馬車水煙袋發火返程溝道勾神詭滑海沿子航向函邀遑甯假譽馳聲爵裡靠歇賫志而殁仂語亂首麥芽苗茨碾磨牛勁叛渙辟車破冢晴飔犬牙差互軟錳礦喪生僧閣升騰深銜麝香草司業素聞塌下窟窿特長挺床童試未婚夫武蠭無倪小程子翕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