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甲午風雲”一詞主要有兩層含義,需結合語境理解:
這是長春電影制片廠1962年攝制的曆史題材故事片,由林農執導,李默然主演。影片以1894年中日甲午海戰為背景,聚焦愛國将領鄧世昌的英勇事迹:
“甲午”指1894年(農曆甲午年)的中日甲午戰争,“風雲”喻指戰局的激烈與動蕩。該戰争以《馬關條約》籤訂告終,标志着中國近代史的重大轉折。
注:日常使用中,“甲午風雲”多指電影作品。若需了解甲午戰争詳細曆史,建議參考權威史料。
甲午風雲是一個成語,指的是甲午戰争期間的風雲變幻。下面将對該成語的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進行簡要介紹。
甲午風雲由3個漢字組成。拆分各個漢字的部首和筆畫如下:
甲午風雲這個成語來源于中國曆史上的甲午戰争。該戰争發生于1894年,是中日兩國之間的一場戰争。這場戰争對于中國來說,是一次傷痛深重的曆史事件。
甲午風雲的繁體寫法為「甲午風雲」。
甲午風雲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但基本上仍保留現代漢字的組成結構。
他們經曆了甲午風雲,最終取得了勝利。
甲午風雲是一個成語,它比較固定,一般不和其他詞語組詞。
近義詞指的是與甲午風雲意思相近的成語。在意思上和甲午風雲相似的成語有:動蕩不安、戰亂混亂、風雨飄搖等。
反義詞指的是與甲午風雲意思相反的成語。與甲午風雲意思相反的成語很難找到一個完全對應的詞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