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角韻的意思、角韻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角韻的解釋

亦作“ 角韻 ”。角聲。 前蜀 貫休 《懷錢塘羅隱章魯封》詩:“風澀潮聲惡,天寒角韻孤。” 元 張可久 《梧葉兒·早行》曲:“鷄聲罷,角韻殘,落月五更寒。”一本作“ 角韻 ”。 明 湯顯祖 《萬侍禦赴判劍州過金陵有贈》詩:“角韻寒吟徹,雞聲暗舞催。”

亦作“ 角韻 ”。即角聲。五聲之一。 宋 範成大 《癸卯除夜聊複爾齋偶題》詩:“五夜燈花重,東風角韻來。”


見“ 角韻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角韻是漢語音韻學中的複合概念,包含兩重釋義:

一、指韻書中的角調音韻 《廣韻》将聲調分為平、上、去、入四聲,其中入聲又細分為角、徵、宮、商、羽五音。《集韻·入聲卷》記載,角調對應牙音字,發音時舌根與軟腭接觸形成阻塞,如「見」「溪」「群」等聲母字。這種音韻分類法源自古代樂律與語音的結合體系,反映了漢語聲韻調配合的精密性。

二、指特定韻部組合 在戲曲創作領域,角韻特指《中原音韻》中「蕭豪」與「歌戈」兩韻部的通押現象。元代周德清《中原音韻·正語作詞起例》載有「蕭豪與歌戈角韻通」的注文,這種跨韻部押韻方式常見于元曲創作,體現口語化音變對傳統韻書體系的突破。

參考文獻: 漢語音韻學基礎 -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編(http://ling.cass.cn/) 《廣韻》聲系研究 - 中華書局 《中原音韻》音系解析 - 北京大學出版社

網絡擴展解釋

“角韻”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主要含義與音律和文學意象相關,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1. 角聲的韻律
    “角韻”指古代樂器“角”發出的聲音或音律,常用于詩詞中形容角聲的悠遠與孤寂感。例如元曲中“角韻殘,落月五更寒”,描繪了清晨角聲的餘韻與寒冷意境。

  2. 音律術語
    在傳統五聲(宮、商、角、徵、羽)中,“角”為五聲之一,因此“角韻”也可指代角聲對應的音調規律。


二、文學引用與意境

  1. 詩詞中的運用

    • 前蜀貫休《懷錢塘羅隱章魯封》以“天寒角韻孤”表現角聲在寒夜中的孤寂。
    • 明代湯顯祖詩中“角韻寒吟徹”則通過角聲烘托肅殺氛圍。
  2. 地标相關用例
    如“鎮淮角韻”可能指古代鎮淮樓(今安徽境内)的角聲傳統,用于報時或儀式。


三、其他說明

如需更深入考據,可參考《全唐詩》《元曲選》等古籍。

别人正在浏覽...

筆研不足為怪蠶網遲晚撮錄丹姬捯根兒打小算盤彫镌帝秦都阃杜門塞窦墦肉覆盆難照覆查高藝公甫瑰奇慧義烜爚蹇産簡力皎晶晶戒條解攜靜順迥然絕非局局客地魁然闊别良莠混雜離杯林海麟角鳳觜名分木心石腹甯帖昵戲耆山秋季軀材撒打繩彈屎尿詩吻頌皃堂燕陶匠穨替推信衛生站威獄甕中捉鼈我丈無上菩提霧舒嚣浮寫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