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澆制的意思、澆制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澆制的解釋

用澆鑄的方法制造。 清 王韬 《甕牖馀談·西國印書考》:“所造活字,有謂鎸刻者,有謂澆製者。”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澆制"是現代漢語中表示特定工藝動作的複合動詞,其核心含義指通過液态材料灌注成型的技術手段。該詞由"澆"(傾倒液體)和"制"(制作)兩個語素構成複合結構,在《現代漢語詞典》第七版中被定義為:"将熔融狀态或液态物質傾入模具,待其冷卻凝固後形成特定形狀制品的工藝過程"(參考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七版第623頁,商務印書館2016年)。

從工藝學角度分析,該詞包含三個關鍵工序特征:①模具準備階段,需預先制作具有目标形狀的容器;②材料流态化處理,通常涉及金屬熔煉、混凝土攪拌或樹脂調配等預處理;③固化定型過程,依賴自然冷卻、化學反應或輔助硬化技術(參考來源:《中國大百科全書·工程技術卷》第1047頁,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20年)。

在應用範疇方面,該術語主要涉及兩個領域:建築工業中常用于描述混凝土預制構件制作,如澆制樓闆、澆制樁基等;制造業則多指金屬鑄件或塑料制品的成型工藝。根據《工程材料學術語》國家标準(GB/T 10623-2018),該工藝與"鍛造""沖壓"等固态成型技術形成互補關系(參考來源:國家标準全文公開系統)。

網絡擴展解釋

“澆制”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用于描述通過澆鑄工藝制造物體的過程。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基本含義
    “澆制”指将液态或熔化的材料(如金屬、混凝土等)倒入模具,經過冷卻或固化後形成固體成品的過程。例如建築中常見的混凝土澆築即屬于澆制工藝。

  2. 工藝過程與特點

    • 材料需先處于流動狀态(如熔融金屬、液态混凝土);
    • 通過模具定型,冷卻後脫模;
    • 常用于批量生産形狀複雜的部件。
  3. 應用領域
    主要應用于金屬鑄造(如機械零件)、建築(混凝土構件)、印刷活字制作等場景。清代文獻《甕牖馀談》提到,活字印刷術中的字模可通過“澆制”完成。

  4. 延伸含義
    在古漢語中,“澆”字單獨使用時還可表示“浮薄、刻薄”之意(如“澆漓”),但此義與“澆制”無直接關聯。

參考資料:如需進一步了解,可查看(查字典)、(滬江詞典)及(樂樂課堂)的詳細釋義。

别人正在浏覽...

八威呈正彈無虛發對戰犢牧采薪訛弊犯顔飛歸焚靡寡合鲑蔬鬼推磨禾堂滑民黃序圜舍花裝葭灰錦綳經濟規律井稅禁诘進屋卡殻戡夷墾辟浪罵琅帙了休淩窘羅鉗吉網脈禮馬嚼環碼子男女念思氣沖沖跂跂球齡秋祫軟濕如日方升三家分晉省括身後呻喚事後雙台述制素餐套結頭蓋骨投款頭腦冷靜王貢彈冠翁鞋文身翦發窩隱消炎徙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