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郊天的意思、郊天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郊天的解釋

祭天。《禮記·郊特牲》“ 周 之始郊日以至” 漢 鄭玄 注:“郊天之月而日至, 魯 禮也…… 魯 以無冬至,祭天於圓丘之事,是以建子之月郊天,示先有事也。” 唐 李邕 《賀加天寶尊號表》:“加號所以發祥,郊天所以昭報。” 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七:“ 康成 臆説,如用麒麟皮作鼓郊天之類,不一而足。”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郊天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具體含義如下:

  1. 基本釋義
    郊天指古代帝王在郊外舉行的祭天儀式,屬于國家最高規格的祭祀活動,旨在祈求國泰民安、風調雨順。其核心意義是通過祭祀與“天”溝通,彰顯君權神授的合法性。

  2. 曆史淵源

    • 根據《禮記·郊特牲》的記載,周代已有郊天禮儀,且不同朝代對祭祀時間和形式有不同規定。例如,魯國因無冬至祭天的傳統,改為在農曆十一月(建子之月)舉行郊天。
    • 漢代鄭玄注釋中提到,郊天的月份與冬至日有關,具有特定的曆法和禮儀意義。
  3. 典制實例
    明清時期,皇帝會在冬至日舉行“冬至郊天”大典,如北京天壇的圜丘壇即為明清帝王祭天的場所。這一儀式規模宏大,包含獻祭、樂舞等環節,象征天子代天治民的權威。

  4. 關聯知識

    • 郊天儀式常伴隨“郊天赦”制度,即帝王在祭天時特赦囚犯,以示天恩浩蕩。
    • 郊天與“郊祀”相關,但更強調對“天”的專屬祭祀,不同于其他自然神或祖先的祭禮。

總結來看,“郊天”是中國古代政治與宗教結合的重要禮儀,體現了“天人合一”的傳統思想,對研究古代禮制和文化有重要意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郊天

郊天,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部分組成:郊和天。

部首和筆畫

郊的部首是阝(丨),它有6個筆畫。天的部首是日(曰),它有4個筆畫。

來源

郊天一詞最早出現在《禹貢》這部文學作品中,意思是離城市較遠的地方。

繁體

郊天的繁體字形态為「郊天」。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郊天的漢字寫法與現代相似,并沒有太大的變化。

例句

這個周末我們一家人打算去市郊體驗郊天之樂。

組詞

郊區、郊野、郊外

近義詞

鄉間、農村、鄉野

反義詞

都市、城市、市區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