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郊天的意思、郊天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郊天的解釋

祭天。《禮記·郊特牲》“ 周 之始郊日以至” 漢 鄭玄 注:“郊天之月而日至, 魯 禮也…… 魯 以無冬至,祭天於圓丘之事,是以建子之月郊天,示先有事也。” 唐 李邕 《賀加天寶尊號表》:“加號所以發祥,郊天所以昭報。” 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七:“ 康成 臆説,如用麒麟皮作鼓郊天之類,不一而足。”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郊天是古代中國重要的國家祭祀禮儀,指帝王在都城郊外設壇祭拜天帝的儀式,其核心含義與曆史制度如下:

一、詞源釋義

“郊”指都城近郊之地,“天”即天帝(昊天上帝)。合稱“郊天”特指于南郊築壇祭祀最高天神的行為,源于周代“冬至日祭天于南郊”的禮制(《周禮·春官·大司樂》)。

二、典制特征

  1. 祭祀主體:僅限帝王親自主持,體現“君權神授”的合法性。
  2. 時間地點:固定于冬至日在都城南郊舉行,取“陽生于南”之義(《禮記·郊特牲》)。
  3. 儀式核心:通過燔柴、獻玉帛、奏樂等環節溝通天人,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三、文化内涵

郊天典禮是“天命觀”的實踐載體,如《史記·封禅書》載:“周官曰,冬日至,祀天于南郊。” 其本質為構建“天子受命于天”的政治倫理,強化帝王統治的權威性,與“社稷祭祀”共同構成國家祀典體系。


權威參考來源:

  1. 《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郊天"詞條
  2. 《周禮注疏》(中華書局點校本)
  3. 《禮記正義》(上海古籍出版社)
  4. 《史記》(中華書局校勘本)

網絡擴展解釋

郊天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具體含義如下:

  1. 基本釋義
    郊天指古代帝王在郊外舉行的祭天儀式,屬于國家最高規格的祭祀活動,旨在祈求國泰民安、風調雨順。其核心意義是通過祭祀與“天”溝通,彰顯君權神授的合法性。

  2. 曆史淵源

    • 根據《禮記·郊特牲》的記載,周代已有郊天禮儀,且不同朝代對祭祀時間和形式有不同規定。例如,魯國因無冬至祭天的傳統,改為在農曆十一月(建子之月)舉行郊天。
    • 漢代鄭玄注釋中提到,郊天的月份與冬至日有關,具有特定的曆法和禮儀意義。
  3. 典制實例
    明清時期,皇帝會在冬至日舉行“冬至郊天”大典,如北京天壇的圜丘壇即為明清帝王祭天的場所。這一儀式規模宏大,包含獻祭、樂舞等環節,象征天子代天治民的權威。

  4. 關聯知識

    • 郊天儀式常伴隨“郊天赦”制度,即帝王在祭天時特赦囚犯,以示天恩浩蕩。
    • 郊天與“郊祀”相關,但更強調對“天”的專屬祭祀,不同于其他自然神或祖先的祭禮。

總結來看,“郊天”是中國古代政治與宗教結合的重要禮儀,體現了“天人合一”的傳統思想,對研究古代禮制和文化有重要意義。

别人正在浏覽...

保章正筆底生花逼狹不夕財利參彈娼根常骨長關朝坐吹大氣打得火熱大來倒擲盜跖帝都低首下氣方當撫揉勾提狗窩刮打扁兒挂冠骨骸翰墨場皇颉火流星監本焦額脊封亟近經理錦檀錦帏鸠合戢翼駃烈狼嘷李白桃紅李公麟淩擯褵襹流化留飲娘子軍齧镞扁枯平氣貧嫠毗沙門天王遷逡權均力齊熱鍋上的螞蟻貪愛天旱天弧凸耳頹慌婉諧像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