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蛟蛇的意思、蛟蛇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蛟蛇的解釋

(1).蛟與蛇。 漢 揚雄 《蜀都賦》:“其深則有猵獺沉鱓水豹蛟蛇。” 漢 張衡 《西京賦》:“驚蝄蜽,憚蛟蛇。” 唐 韓愈 《讀東方朔雜事》詩:“ 方朔 聞不喜,遞身絡蛟蛇。”

(2).喻字迹。 宋 蘇轼 《宿望湖樓再和》:“改罷心愈疑,滿紙蛟蛇黑。” 宋 蘇轼 《洞庭春色》詩:“賢王文字飲,醉筆蛟蛇走。”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蛟蛇是漢語中一個具有複合意象的詞彙,其含義可從字形與文獻記載兩個層面解析。根據《漢語大詞典》的釋義,“蛟”特指古代傳說中的水獸,《說文解字》描述其“龍屬,無角曰蛟”,常被描繪為身覆鱗甲、能興風浪的神異生物,如《山海經·中山經》載“蛟似蛇而四足”。而“蛇”在《現代漢語詞典》中定義為“爬行綱有鱗目動物”,其字形源于甲骨文對蛇類蜿蜒形态的象形描摹。

“蛟蛇”一詞在古籍中多作并列結構使用,例如《淮南子·泰族訓》中以“蛟蛇伏寝于淵”比喻隱而未發的勢力。清代段玉裁在《說文解字注》中強調,蛟作為神話生物常被賦予“水精”的象征意義,與自然界的蛇類存在本質區别。值得注意的是,《辭源》第三版指出,唐宋以後的文獻中,“蛟蛇”有時被用作偏義複詞,實際側重指代具有神異色彩的蛟類。

網絡擴展解釋

“蛟蛇”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以下兩層含義:

一、指代動物

  1. 本義:蛟與蛇的合稱,常用來形容水中的兇猛生物或神秘動物。
    • 漢代揚雄在《蜀都賦》中描述:“其深則有猵獺沉鱓水豹蛟蛇”,描繪了水域中蛟蛇與其他生物共存的場景。
    • 唐代韓愈的詩句“方朔聞不喜,褫身絡蛟蛇”也以蛟蛇象征危險或奇異之物。

二、比喻字迹

  1. 引申義:形容書法或文字蜿蜒曲折、靈動有力的形态。
    • 宋代蘇轼多次用此比喻,如“改罷心愈疑,滿紙蛟蛇黑”描述修改文稿後字迹潦草;另一句“醉筆蛟蛇走”則展現醉後揮毫的灑脫筆勢。

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詩句背景,可參考《蜀都賦》《東坡全集》等文獻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哀莫大于心死伴伍寶卷賓餞日月逋播臣蟬冠豸繡鈔突差異法成遂沖緊酬酢船夫當盧頓刃獨擅勝場豐棱附湊葛屦耕學構立狗舍廣淵貴達貴裡洪都畫阙慧根火見蠖屈鼠伏狡狙節族進複井闌懻忮極醉龛火苛虐枯糜阃郡力大無比馬齒徒長霾曀賣座綿暧木梗之患飄吹樸僿姘人劬祿殺鷄吓猴屍首失音書不盡意四言蒐裒停轺停陰拓提枭販諧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