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清楚明白的樣子。 漢 董仲舒 《春秋繁露·同類相動》:“百物其去所與異,而從其所與同,故氣同則會,聲比則應,其驗皦然也。”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檄移》:“檄者,皦也。宣露於外,皦然明白也。” 明 宋濂 《<大般若經通關法>序》:“ 雪山 編參諸方,嘗主藏鑰於 靈隱 景德禪寺 ,其衞道之志蓋皦然雲。”
(2).清白貌。 漢 蔡邕 《薦皇甫規》:“出處抱義,皦然不污。”《後漢書·樂恢傳》:“ 恢 獨皦然不污於法。” 清 薛福成 《庸盦筆記·述異·桃花夫人示夢》:“志節皦然,可表天日。”
(3).潔白光亮貌。 晉 幹寶 《搜神記》卷十四:“常有雙鶴素羽皦然,日夕偶影翔集。” 元 劉祁 《歸潛志》卷十三:“仰視星鬥,磊落與人近,皦然天地,如在玉壺中。”
“皦然”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jiǎo rán,注音為ㄐㄧㄠˇ ㄖㄢˊ,具體含義可從以下三方面解釋:
清楚明白的樣子
常用于描述事物或道理清晰明了的狀态。例如《春秋繁露·同類相動》中用此詞強調現象的明确性。
清白貌
指品行高潔、無污點的狀态,多用于形容人的品格或操守。
潔白光亮貌
描述物體顔色純淨、光亮的物理特征,如玉石、月光等。
該詞多用于古文或書面表達,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較低。若需進一步了解其語境用法,可參考《漢典》等權威辭書中的例句及文獻出處。
皦然是一個漢字,其意思是明亮、潔白。下面将對該字進行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組詞、近義詞、反義詞進行詳細介紹。
皦然的部首是白字部,常用的拆分方法是将“白”字部分作為整體,其餘部分作為一個部首。拼音為jiǎo,總筆畫數為12。
皦然最早見于《詩經》中的《小雅·皦皦者華》一詩,其中描述了金色的華飾裝飾着明亮的人居住的宮殿。皦然一詞在古代常用來形容光明、明亮、潔白的意象。
在繁體字中,皦然通常寫作皛然。
在古代,皦然的寫法可能有所變化,但其基本形狀基本保持不變。
1. 山水之間,嶺巒皓然,美不勝收。
2. 雪下得很大,大地一片皓然。
1. 皎潔:形容月亮很亮,光輝明亮。
2. 皓月:形容月亮明亮潔白的樣子。
3. 潔白:形容物體顔色潔淨白皙。
1. 光明:形容亮度高,光亮明亮。
2. 潔淨:形容清爽無污垢。
1. 暗淡:形容光線不明亮,暗淡。
2. 髒污:形容物體有污垢。
以上是關于“皦然”的拆分、來源、寫法、例句、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的介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