匾介的意思、匾介的詳細解釋
匾介的解釋
謂性情耿直。 明 陶宗儀 《辍耕錄·錢武肅鐵券》:“ 禅月 貫休 嘗以詩投之,有‘滿堂花醉三千客,一劍霜寒十四州’之句。 鏐 ( 錢鏐 )愛其詩,遣客吏諭之曰:‘教和尚改十四為四十,方與見。’ 休 性匾介,謂吏曰:‘州亦難添,詩亦不改,然閒雲野鶴,何天而不飛耶?’遂飄然入 蜀 。”
詞語分解
- 匾的解釋 匾 ǎ 題字的橫牌,挂在門或牆的上部:匾額。橫匾。光榮匾。 一種用竹篾編成的器具,圓形的下底,邊框很淺,用來養蠶、盛糧食等。 筆畫數:; 部首:匚; 筆順編號:
- 介的解釋 介 è 在兩者中間:介于兩者之間。介詞(用在名詞、代詞之前,合起來表示地點、時間、方向、方式等關系的詞,如“從”、“向”、“在”、“以”、“對于”等)。介入。 這樣,這麼:像煞有介事(好像真有這麼回事
網絡擴展解釋
“匾介”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性情耿直,多用于形容人的品格特質。以下為詳細解析:
-
基本釋義
該詞由“匾”和“介”組成,拼音為biǎn jiè,注音為ㄅㄧㄢˇ ㄐㄧㄝˋ。其本義指性格剛正不阿、不隨波逐流,強調為人直率且堅持原則。
-
出處與典故
據明代陶宗儀《辍耕錄·錢武肅鐵券》記載,五代詩僧貫休因拒絕修改詩句“一劍霜寒十四州”中的“十四”為“四十”,被描述為“休性匾介”,後毅然入蜀。此例生動體現了“匾介”指代堅守本心、不妥協的品性。
-
常見誤釋辨析
部分非權威來源(如、3)将其解釋為“言談舉止得體”或“簡要介紹”,但結合權威文獻及曆史用例,此類說法缺乏依據,可能源于對字面義的誤讀。
-
相關延伸
- “匾”本指匾額或竹制容器,此處引申為方正、直接;
- “介”有“耿介”之意,如《楚辭》中“介眇志之所惑”,與“匾介”含義相通。
“匾介”屬書面用語,現較少使用,但在描述人物性格時仍具文學色彩。建議結合古典文獻案例理解其語境。
網絡擴展解釋二
匾介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的含義是匾額的介紹和說明。接下來我将為你提供有關該詞的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拆分部首和筆畫:匕 (bǐ) + 入 (rù) = 匾 (biǎn),匾字共有5個筆畫。
來源:匾字最早出現于先秦時期,它的本義為卡片、牌子。後來,匾逐漸演變成用于書寫橫批、楹聯等懸挂于牆壁上以示莊重的東西,也稱為匾額。
繁體:匾字的繁體寫法是「楄」。
古時候漢字寫法:匾字在古代寫法中并沒有太大變化,與現代漢字寫法基本相同。
例句:家人為他準備了一塊寫有“千秋萬載”字樣的匾介來慶祝他的生日。
組詞:匾額、匾牌、匾章等。
近義詞:匾額、挂碑、橫額。
反義詞:空白、留白。
希望這些信息對你有所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向我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