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導和訓戒。《吳子·治兵》:“故用兵之法,教戒為先。” 唐 薛用弱 《集異記補編·趙操》:“屢加教戒,終莫改悔。” 清 吳熾昌 《客窗閑話續集·黃大王》:“兒隨姑父母舟中,更以弄水為樂,其姑夫屢次教戒,頑梗如故。”
“教戒”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是通過教導與警示相結合的方式,引導人明辨是非、改正錯誤。以下從多個角度進行詳細解析:
•教導與訓戒結合:既包含教育引導(傳授道理或知識),也包含警示約束(指出錯誤并糾正),強調通過雙管齊下的方式促使人進步。
•古籍應用:古代文獻中常出現該詞,如《吳子·治兵》提到“用兵之法,教戒為先”,說明在軍事訓練中,教導士兵規則與警示過失是首要任務。
•行為規範作用:清代小說《客窗閑話》中描述孩童因不聽“教戒”而頑劣不改,體現其對個人行為的約束功能。
•近義詞:訓誡、告誡(側重警示)、教化(側重教育)。
•易混淆詞:與“教誡”為同義詞,但“教戒”更強調“教導+戒除”的行為目的性。
提示:若需具體古籍例句或更多場景分析,可參考漢典、滬江詞典等來源。
《教戒》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勸戒、告誡和教誨。它通常用來形容對人進行道義上的規勸,以期引導其改正錯誤、警惕危險或者遵守法令。
《教戒》這個詞由兩個部首構成:教(radical: 攵)和戒(radical: 戈)。它的總筆畫數為11,其中教的拼音是jiāo,有8畫;戒的拼音是jiè,有3畫。
《教戒》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典籍和文化中。它在《周易·乾卦·象辭》中有所提及,意味着用教誨來戒止惡行。此外,繁體字中的《教戒》為「教戒」。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和結構與現代有所不同。以《教戒》為例,它的古代寫法和現代略有差異:
古代寫法:敎戒
它可以看出,古代版本的《教戒》中,教的部分使用了「敎」字。
以下是一些使用《教戒》這個詞的例句:
1. 師長應該對學生們進行及時的教戒,引導他們走向正确的道路。
2. 父母應該對孩子進行良好的教戒,讓他們明白做人的道理。
3. 唐代詩人白居易曾寫道:“凡故攸行,有教有戒,亦可以無大過。”
與《教戒》有關的組詞有:
1. 教導:指通過教育和引導去教育和正确引導他人。
2. 忠告:指對他人進行真誠、明确的建議和告誡。
3. 告誡:指對他人強烈而明确地警告和勸告,以令其警覺。
4. 反義詞:縱容、放任,即不予以規勸或教誨,縱容他人的錯誤行為。
該文章的長度為500字左右,按照段落标題使用h2标籤,内容使用p标籤進行排版。【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