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驕縱享樂。《論語·季氏》:“樂驕樂,樂佚遊,樂宴樂,損矣。” 朱熹 集注:“驕樂,則侈肆而不知節。”《隋書·列女傳·鄭善果母》:“汝自童子承襲茅土,位至方伯,豈汝身緻之邪?安可不思此事而妄加瞋怒,心緣驕樂,堕於公政!” 清 俞樾 《右台仙館筆記》卷十五:“ 無錫 楊氏 女……自幼失教,既長則驕樂佚遊,從流忘反。”
“驕樂”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詳細解析:
一、基本釋義 “驕樂”讀作jiāo lè,意為驕縱享樂,強調因驕傲自滿而放縱地追求享樂,帶有明顯的貶義色彩。
二、詞源與結構
三、文獻出處與例句
四、引申内涵
“驕樂”不僅指行為上的放縱,更暗含道德批判,常用于警示過度追求享樂帶來的負面影響,如品德敗壞、事業荒廢等。
驕樂是一個常用的詞語,意思指的是過分得意和傲慢自滿的心情,常常表現為對自己的成就或者優越感過于自負和張揚。
拆分部首和筆畫:
- 驕:馬部 高日黑日一。這個字的意思是馬匹得意翹首,引申出自滿的意思。
- 樂:示部 與一欠。 樂的本義是快樂、愉快,但在驕樂中,樂則指過分自得和得意的心情。
來源:
驕樂這個詞的最早來源可以追溯到《左傳·襄公十一年》:“其無術雖千萬人,君有十焉。小人以之驕,有庶人之譏。”意思是指即使沒有什麼真才實學的人,也是有其得意之處的。後來,這個詞逐漸演變為形容過分得意和傲慢自滿的心情。
繁體:
驕樂的繁體字為「驕樂」。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驕樂」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但是,對于這個詞語的意思大緻相同。
例句:
1. 他在成功的舞台上趾高氣揚地驕樂着。
2. 她因為得到了獎學金而驕樂地得意洋洋。
組詞:
1. 驕傲:形容自滿得意或傲慢自大的心情。
2. 驕陽:形容陽光明媚,熾烈而熱情。
3. 樂觀:形容積極向上,對事物持正面和樂觀的态度。
近義詞:
1. 自負:形容自我感覺過于良好,過分自滿地以為自己了不起。
2. 傲慢:形容目中無人,看不起别人,自視甚高的态度。
反義詞:
1. 謙遜:形容處事低調,虛心謙恭,不自誇和不自滿的态度。
2. 憂愁:形容心情沉重,充滿了憂傷和煩惱。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