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巡察守候。《周禮·天官·宮伯》“授八次八舍之職事” 漢 鄭玄 注:“衛王宮者必居四角四中,於徼候便也。” 賈公彥 疏:“必於八所以為次舍者,相徼察來往,候望皆便,故次舍皆八也。”
“徼候”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綜合解釋:
“徼候”是古代守衛制度的術語,強調動态巡察與靜态駐守的結合,體現了早期軍事防禦的智慧。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周禮》及相關漢代注釋文獻。
徼候(jiǎo hòu)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的意思是觀察、察看。這個詞常用在形容人們留心、留意、觀望的意境中。
徼(jiǎo)字的部首是彳(chì),而候(hòu)字的部首是人(rén)。徼的筆畫數為7畫,候的筆畫數為9畫。
徼的字源與跟隨、循行、巡視等有關。候的字源與等待、侍候、察看等有關。合在一起,徼候形成了觀察、留心留意的意思。
徼候的繁體形式為覺候。
徼候的古代漢字寫法如下:
徼:彐+小+㇉+彳
候:人+久+卩+亠+人
1. 他靜靜地在黑暗中徼候着敵人的到來。
2. 我們無論身處何地,都應該時刻徼候機會的出現,抓住一切可能的機遇。
徼候可以與其他字組成以下詞語:
- 徼求:尋覓、探求。
- 徼幸:僥幸、機緣。
- 徼倩:留戀、久遠。
- 徼緻:留心、收集。
徼候的近義詞有:
- 觀望:注視、觀看。
- 留意:關注、注意。
- 伺探:窺視、監聽。
徼候的反義詞有:
- 忽略:不在意、忽視。
- 疏忽:疏漏、輕忽。
- 草率:輕率、敷衍。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