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漢 宮閣名。為昭儀所居。《漢書·佞幸傳·董賢》:“又召 賢 女弟以為昭儀,位次皇後,更名其舍為 椒風 ,以配 椒房 雲。” 顔師古 注:“皇後殿稱 椒房 。欲配其名,故雲 椒風 。” 唐 崔國輔 《白纻辭》之二:“ 董賢 女弟在 椒風 ,窈窕繁華貴後宮。”
(2).泛指妃嫔住處。 南朝 宋 謝莊 《宋孝武宣貴妃诔》:“巡步檐而臨蕙路,集重陽而望椒風。”《梁書·皇後傳·高祖丁貴嫔》:“椒風暖兮猶昔,蘭殿幽而不陽。”參見“ 椒房 ”。
“椒風”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
漢代宮閣名
指漢朝時期為昭儀(妃嫔稱號)居住的宮殿名稱。據《漢書·佞幸傳·董賢》記載,漢哀帝将董賢的妹妹封為昭儀,并将其居所更名為“椒風”,以匹配皇後所居的“椒房殿”。顔師古注解稱,此舉是為了在名稱上與皇後宮殿形成對應關系。
泛指妃嫔居所
後引申為帝王後宮妃嫔的住所統稱。例如南朝謝莊《宋孝武宣貴妃诔》中“巡步檐而臨蕙路,集重陽而望椒風”,以及《梁書》中“椒風暖兮猶昔”,均用“椒風”代指妃嫔住處。
補充說明:
“椒”在古代常與宮廷建築關聯,因椒房殿以花椒和泥塗壁,取其溫暖、芳香和多子之意,後衍生出“椒風”等類似稱謂,體現等級差異。
椒風(jiāo fēng)是一個成語,由兩個漢字組成。下面将對其進行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進行介紹。
椒(jiāo)的拆分部首為木,它的筆畫數為9。
風(fēng)的拆分部首為風,它的筆畫數為9。
《椒風》一詞來源于《詩經·大雅·蕩之什·仲豐》:“蕭蕭椒風,蕩佚仲豐。”這是描述蕩佚仲豐的美好風采。後來,人們常用“椒風”來形容人物的風采、氣質或風度。
繁體字“椒風”與簡體字“椒風”拼音相同,隻是書寫形式不同。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在有所不同。古時候,“椒”字的上方為“茻”,下方為“木”,整個字形更加複雜。而“風”的字形中間有一個“廣”字旁,下方為“風”,書寫結構與現代有細微差别。
他那椒風的外表和優雅的舉止讓人不由得心生敬佩。
在這位新任主席身上,我們可以看到椒風的氣質和膽識。
椒麻雞、椒鹽蝦、麻辣椒豆腐、鴛鴦鍋中椒等。
風采、風姿、氣質。
平庸、墨守成規。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