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教坊的意思、教坊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教坊的解釋

[office in charge of imperial music] 古時管理宮廷音樂、舞蹈、戲曲的官署

名屬教坊第一部。——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詳細解釋

(1).古時管理宮廷音樂的官署。專管雅樂以外的音樂、舞蹈、百戲的教習、排練、演出等事務。 唐 武德 後在禁中設内教坊,其官隸屬太常; 武則天 改稱為“雲韶府”。 神龍 年間恢複舊稱。 玄宗 開元 二年置内教坊于 蓬萊宮 側, 洛陽 、 長安 又各設左右教坊二所,以中官為教坊使,從此不隸屬太常。 宋 元 兩代亦有教坊; 明 代教坊司,隸屬禮部。至 清 雍正 時始廢。 南唐 李煜 《破陣子》詞:“最是倉皇辭廟日,教坊猶奏别離歌,垂淚對宮娥。” 元 白樸 《梧桐雨》第二折:“囑付你仙音院莫怠慢,道與你教坊司要疊辦,把箇 太真妃 扶在翠盤間。”《儒林外史》第五三回:“自從 太祖 皇帝定天下,把那 元 朝功臣之後都沒入樂籍,有一個教坊司管着他們。”

(2).妓6*院。 元 關漢卿 《金線池》第二折:“我想這 濟南府 教坊中人,那一個不是我手下教導過的小妮子?” 元 吳昌齡 《東坡夢》第一折:“真箇是天香偏出衆,國色獨超羣。可知道教坊為第一,花内牡丹尊。”《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寶箱》:“公子道:‘我非無此心,但教坊落籍,其費甚多,非千金不可。我囊空如洗,如之奈何?’”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教坊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教坊”是中國古代管理宮廷音樂、舞蹈及戲曲演出的官方機構,其職能和演變可結合權威資料總結如下:

詞義與起源

職能與特點

  1. 雅俗分治:
    唐代規定祭祀、朝會用太常寺雅樂,而宴會、娛樂活動則由教坊負責俗樂表演。
  2. 藝人來源:
    教坊藝人包括樂工、舞伎及雜技藝人,部分為官妓(宮廷女樂),因此民間有時也将官妓或女樂場所泛稱為“教坊”。
  3. 機構沿革:
    • 宋元:延續唐代制度,教坊仍屬宮廷樂舞管理機構。
    • 明代:設教坊司,隸屬禮部,職能擴展至戲曲管理。
    • 清代:雍正年間廢除教坊司,改設“和聲署”,标志着教坊制度的終結。

文學與曆史關聯

補充說明

教坊雖以管理宮廷娛樂為主,但因其藝人身份特殊,宋元後逐漸與民間妓院産生關聯。不過,這一含義屬于衍生用法,核心仍指官方音樂機構。

如需進一步了解各朝代具體職能或相關詩詞引用,可查閱《唐會要》《明史·樂志》等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教坊的意思

教坊(jiào fáng)指的是古時供人學習和娛樂的場所,主要用于培養和教授歌舞、音樂、戲曲等藝術形式,以供皇室貴族及士人享受。

部首和筆畫

教坊的部首是“⼝”(kǒu),表示該字與“口”部有關。它由10畫組成。

來源

教坊這個詞最早出現在唐朝的文獻中。唐朝以後,教坊成為皇室貴族和士人的文化娛樂場所,成為繁榮的藝術中心。古代的教坊有專門培養和表演歌舞、音樂和戲曲的團隊,這些人被稱為“教坊使”,專門為朝廷和宴會等提供表演。

繁體

教坊的繁體字是「敎坊」,其中「敎」是現代簡體字「教」的繁體形式。

古時候漢字寫法

根據《康熙字典》記載,教坊字在古時候的寫法為「教坊」,沒有太大的變化。

例句

1. 他的歌聲來自教坊,受到了最好的訓練。

2. 教坊使們的優雅舞蹈使整個宴會更加熱鬧。

組詞

教坊院、教坊舞、教坊使

近義詞

宮廷培養苑、帝王藝術學院、皇家表演團

反義詞

鄉村娛樂場所、野外演藝堂、草根藝術團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