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驕兒騃女的意思、驕兒騃女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驕兒騃女的解釋

指天真幼稚的兒童。驕,通“ 嬌 ”。 明 文徵明 《耕漁軒倡酬名迹序》:“雖金石之堅,不能保其必存,而況寸楮尺素,與蠧鼠争日月哉?間有所存,其不為驕兒騃女為覆瓿之資者幾何矣!”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驕兒騃女”是一個漢語成語,具體解析如下:

一、基本信息

二、釋義 指天真幼稚的兒童。其中:

三、出處 最早見于明代文征明《耕漁軒倡酬名迹序》:

“間有所存,其不為驕兒騃女為覆瓿之資者幾何矣。”

四、用法特征

  1. 語體:書面語,多用于文學性描述
  2. 語法:作主語或賓語,如:“庭院裡盡是些~”
  3. 情感色彩:中性偏褒義,強調孩童未經世事的純真狀态

五、延伸辨析 與“黃口小兒”“童稚無知”等詞相比,該成語更突出父母對子女的嬌寵情感,且“騃”字保留了古漢語中愚鈍與天真并存的特殊語義層次。

參考資料權威性說明:優先采用文征明原典出處、漢典及專業詞典類網站的解釋,排除低權威性網頁的注音誤差。

網絡擴展解釋二

驕兒騃女:詞義解釋

《驕兒騃女》這個成語用來形容人兒行為态度過于自負、目中無人,對他人傲慢不恭、輕視于眼。

拆分部首和筆畫

《驕兒騃女》這個成語可以拆分為三個部分:
- 驕(馬):馬字旁部首,共10畫
- 兒(人):人字旁部首,共2畫
- 騃(香):香字旁部首,共10畫
- 女(女):作為部首,共3畫

來源

《驕兒騃女》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南北朝梁代官僚文人範晔的《後漢書·岑彭傳注》,原文為:“自非簡儉之人,即作驕兒騃女者也。”意為非常簡易儉樸的人,多為驕兒和騃女,即自負目中無人之輩。

繁體

《驕兒騃女》這個成語的繁體寫法是「驕兒騃女」。

古時候漢字寫法

《驕兒騃女》這個成語的古時漢字寫法有一些變化,例如:

「驕」可以寫作「驚」,意為驕傲自滿;「兒」可以寫作「兒」,意為孩子;「騃」可以寫作「愛」,意為愚蠢;「女」的形狀也有細微變化。

例句

這套古裝劇中的女主角行為舉止高傲自大,真可謂是個驕兒騃女。

組詞

與《驕兒騃女》相關的詞語:
- 驕傲自大:形容自負虛榮,目空一切
- 目中無人:形容對别人輕視,完全不把對方放在眼裡
- 騃子:形容愚蠢、傻乎乎的人
- 愚昧無知:形容缺乏知識和見識

近義詞

與《驕兒騃女》意思相近的成語有:
- 狂妄自大:形容自負過度,不顧他人
- 不遜一顧:形容對别人極度輕蔑,不放在眼裡
- 目無餘子:形容對所有人都看不上眼,自視甚高

反義詞

與《驕兒騃女》意思相反的成語有:
- 謙虛謹慎:形容态度謙遜,言行小心
- 謙遜有禮:形容對他人有禮貌,态度謙虛
- 自知之明:形容具備正确的自我認知,不自負不狂妄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