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狡害的意思、狡害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狡害的解釋

狡猾為害;狡猾禍害。 漢 賈誼 《過秦論》中:“雖有狡害之民,無離上之心,則不軌之臣無以飾其智,而暴6*亂之奸弭矣。”《北史·薛辯傳》:“有 韓 馬 兩姓各二千餘家,恃強憑險,最為狡害,劫掠道路,侵暴鄉閭。”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狡害漢語 快速查詢。

專業解析

狡害是由“狡”與“害”組成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可拆解為兩層:

  1. 狡:本義指狡猾、詭詐,《說文解字》釋為“少狗也”,後引申為奸猾、陰險之意。《漢語大詞典》收錄“狡”的引申義包含“狡黠”“欺詐”,如《左傳·成公八年》載“狡焉思啟封疆”,即用其貶義。
  2. 害:原指傷害、禍患,《廣韻》注為“傷也”,《尚書·湯诰》中“以殘害于爾萬姓”即用此義,後衍生出“有害”“損害”等含義。

組合後的“狡害”多用于形容以狡詐手段實施的傷害行為或陰險之人。該詞在古典文獻中偶見使用,如《漢書·王莽傳》批評權臣“外矯飾而内狡害”,強調表裡不一的危害性。現代漢語中,該詞因古雅色彩較濃,多見于文學或曆史研究領域,日常口語極少使用。

網絡擴展解釋

“狡害”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解析:

一、基本釋義

狡害(拼音:jiǎo hài,注音:ㄐㄧㄠˇ ㄏㄞˋ)指狡猾為害或狡猾禍害,常用于描述人或行為通過狡詐手段造成危害。

二、詞源與文獻用例

  1. 漢代典籍
    賈誼《過秦論》中提及:“雖有狡害之民,無離上之心”,表明即使存在狡詐危害之人,若民衆不背離統治者,則能遏制暴亂。
  2. 《北史》記載
    《北史·薛辯傳》描述韓、馬兩姓家族“恃強憑險,最為狡害”,指其憑借地勢強橫劫掠、侵擾鄉裡,凸顯“狡害”的實際危害性。

三、綜合解析

四、英文釋義

英文可譯為“cunning and harmful”,直指狡詐與危害并存的特質。

如需進一步探讨具體文獻中的用法,可參考《過秦論》及《北史》相關章節。

别人正在浏覽...

百籁班荊捕房潮潤塵嚣癡鼠拖姜瞅問串訪辭章盜伐冬裝遁夫富戶婦闾趺逝感激涕零攻讨寡誠故敗和通澆瀝角招踞虎盤龍軍倅郡地抗折濫泥礧擊斂脯流習厘務邏候髦兒班懑悶逆道龐眉坡度倩筆瓊林玉樹傷殘生恩參回鬥轉十番石碌梳頭盒子絲光棉宋香恬沖天物踢蕩蕩貼腳同時通奏吐法推借讬褾汙黦蝦蟇陵相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