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腳不點地的意思、腳不點地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腳不點地的解釋

形容走路飛快。《京本通俗小說·錯斬崔甯》:“兩箇厮趕着一路正行,行不到三二裡田地,隻見後面兩箇人腳不點地趕上前來。”《水浒傳》第三九回:“﹝ 戴宗 ﹞挑起信籠,放開腳步便行,端的是耳邊風雨之聲,腳不點地。” 茹志鵑 《百合花》:“﹝通信員﹞說完就腳不點地地走了。”亦作“ 腳不沾地 ”。《紅樓夢》第二十回:“那 李嬷嬷 腳不沾地,跟着 鳳姐兒 走了。” 周立波 《暴風驟雨》第一部十:“近幾天來,他都是腳不沾地,身不沾家。他忙着對各種各樣的人解釋這樣,說明那樣。”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腳不點地”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形容人走路或行動極其迅速,仿佛腳尖未觸地一般輕盈快捷。該成語通過誇張手法,強調動作的迅捷。

二、出處與演變

  1. 最早記載:出自明代馮夢龍《古今小說》卷二十七,以及《京本通俗小說·錯斬崔甯》。
  2. 文學引用:在《水浒傳》第三十九回、茹志鵑《百合花》等作品中均有使用,如“耳邊風雨之聲,腳不點地”。

三、用法與結構

四、例句與場景

  1. 古典用法:“兩個厮趕着一路正行,隻見後面兩人腳不點地趕上前來。”(《錯斬崔甯》)
  2. 現代用法:茹志鵑描寫通訊員“說完就腳不點地地走了”,突顯其雷厲風行。
  3. 適用場景:多用于形容工作高效、行動果斷的人或緊急趕路的狀态。

五、延伸理解
該成語通過“腳尖不着地”的意象,生動傳達速度感,類似“風風火火”,但更側重肢體動作的描寫。

網絡擴展解釋二

《腳不點地》的意思

《腳不點地》是一個成語,意思是形容人或物體飛速地向前行進,速度極快,沒有停頓的迹象。

拆分部首和筆畫

《腳不點地》這個成語的偏旁部首拆分為“⺾”和“點”,總共有九畫。

來源

《腳不點地》這個成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傳說中的神話故事,故事中有一個神鳥,它可以在空中飛行而腳永遠不會碰到地面。

繁體

《腳不點地》這個成語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腳不點地」。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腳不點地」這個成語可能以不同的寫法出現,如「足不點地」或「足不移步」等,意義相同。

例句

他一路狂奔,身影如風,腳不點地地向前沖去。

組詞

飛快、疾行、急速、沖刺、奔馳

近義詞

疾馳、飛馳、全速、狂奔、飛奔

反義詞

躊躇、步履維艱、腿腳無力、緩慢前進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