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讨伐捕捉。《水浒傳》第五二回:“我兀自要來勦捕你,今日6*你到來就縛,此是天教我成功。”《紅樓夢》第一回:“偏值近年水旱不收,盜賊蜂起,官兵勦捕,田莊上又難以安身。”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勦捕漢語 快速查詢。
“勦捕”是漢語中的曆史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勦捕”指讨伐并捕捉盜賊或叛亂者,多用于古代文獻中,強調武力鎮壓與緝拿的雙重行動。其中:
《水浒傳》第五二回:
“我兀自要來勦捕你,今日你到來就縛,此是天教我成功。”
(此處指梁山好漢對敵對勢力的武力鎮壓與抓捕。)
《紅樓夢》第一回:
“偏值近年水旱不收,盜賊蜂起,官兵勦捕,田莊上又難以安身。”
(描述社會動蕩時官府對盜賊的軍事清剿行動。)
明代唐順之《海賊分道侵突疏》:
“鄧城及守備楊縉等又不能設策剿捕,緻賊屯聚散劫。”
(批評官員未能有效剿滅海盜。)
現代法律術語“逮捕”指司法機關依法剝奪犯罪嫌疑人人身自由(參考),屬于程式性強制措施,無武力讨伐之義。而“勦捕”更強調軍事鎮壓與緝拿的結合,屬于古代社會治理手段。
“勦”為“剿”的異體字,現代規範寫作“剿捕”,但古籍中多保留原字形。該詞現已不常用,僅見于曆史文獻或文學作品中。
勦捕是一個動詞,意為逮捕、緝拿犯罪嫌疑人或逃犯。
勦捕的部首是力(力量)和手(手臂),拼音為lì。
勦捕的筆畫數為14畫。
勦捕一詞來源于古代漢語,最早見于《左傳·昭公十五年》:“吾先君之嗣孫,有女子焉,聰明而且勇,勦捕于趙虢之間。”
在繁體字中,勦捕的寫法為搵捕。
在古代漢字中,勦捕的寫法為招搜。
警察經過長時間的偵查,成功勦捕了該地區的重要犯罪團夥。
反勦捕、捕拿、追捕、圍捕、搜捕等。
拘捕、逮捕、抓捕、緝拿。
放走、釋放、放任、寬恕。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