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讨伐逮捕。 明 唐順之 《海賊分道侵突疏》:“ 鄧城 及守備 楊縉 等又不能設策剿捕,緻賊屯聚散劫。”《明史·雲南土司傳三·木邦》:“ 羅珪 奏:‘ 罕落法 與所部交攻,遣人求援。臣等議委 南寧伯 毛勝 、都督 胡誌 量調官軍,相機剿捕。’”《紅樓夢》第一回:“賊盜蜂起,官兵剿捕。”
勦捕:讨伐捕捉。《水浒傳》第五二回:“我兀自要來勦捕你,今日6*你到來就縛,此是天教我成功。”《紅樓夢》第一回:“偏值近年水旱不收,盜賊蜂起,官兵勦捕,田莊上又難以安身。”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剿捕漢語 快速查詢。
“剿捕”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jiǎo bǔ,其核心含義為讨伐并逮捕,通常指官方對盜賊、叛亂勢力等采取的軍事鎮壓行動。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含義
指通過武力手段讨伐并捉拿目标,常見于曆史文獻中描述官府鎮壓叛亂或緝拿罪犯的行動。
語境延伸
強調軍事行動與法律制裁的結合,如《明史》中提到的調遣官軍“相機剿捕”,以及《紅樓夢》中“官兵剿捕,難以安身”的描寫。
“剿”在此詞中讀jiǎo(而非 chāo),需注意避免誤讀。
如需進一步了解曆史背景或具體案例,可參考《明史》《水浒傳》等文獻原文。
剿捕是一個動詞詞組,意思是追捕、捉拿,特别指追捕犯罪嫌疑人或逃犯。
剿捕的部首是刂和手,削刀和手簸箕,總共有9畫。
剿捕是現代漢語詞彙,沒有特定來源。在繁體字中,剿捕的寫法是「剿捕」。
在《康熙字典》中,剿捕的古漢字寫法是「鏊捕」。
警察展開了剿捕行動,迅速将逃犯抓獲歸案。
剿滅、剿除、捕獲、捉拿、逮捕。
逮捕、拘捕、捕捉。
釋放、放走、釋迦放。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