澆醇散樸的意思、澆醇散樸的詳細解釋
澆醇散樸的解釋
見“ 澆淳散樸 ”。
詞語分解
- 澆的解釋 澆 (澆) ā 由上往下淋,灑:澆花。 灌溉:澆地。 把液汁倒入模型:澆版。澆築。澆鑄。 刻薄:澆薄。澆漓。 筆畫數:; 部首:氵; 筆順編號:
- 散樸的解釋 亦作“ 散樸 ”。失去質樸。《漢書·循吏傳·黃霸》:“澆淳散樸,并行僞貌,有名亡實,傾搖解怠。” 唐 吳筠 《覽古》詩之二:“三皇已散樸,五帝初尚賢。”見“ 散樸 ”。
網絡擴展解釋
“澆醇散樸”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為詳細解釋:
基本含義
- 拼音:jiāo chún sàn pǔ
- 釋義:指社會風氣由淳樸變得浮薄,常用來形容道德或文化逐漸失去質樸本質的現象。同義成語為“澆淳散樸”。
出處與背景
- 古典文獻:最早出自《文子·上禮》,“施及周室,澆醇散樸,離道以為僞,險德以為行”。
- 曆史語境:描述周朝時期社會風氣逐漸偏離淳樸,轉向虛僞和浮華的過程。
用法與示例
- 語法功能:作謂語、定語,多用于描述社會或文化現象。
- 示例:
“這種思潮若蔓延,可能導緻社會風氣澆醇散樸。”
補充說明
- 近義詞:世風日下、人心不古。
- 反義詞:返璞歸真、民淳俗厚。
- 注意:部分網頁(如)将其解釋為“使人變得純樸”,此說法與主流釋義相反,需以權威文獻為準。
權威參考
- 可進一步查閱《文子》原文或《漢典》等工具書,了解更深入的哲學内涵。
網絡擴展解釋二
《澆醇散樸》的意思
《澆醇散樸》這個詞是一個成語,意思是對事物保持原始樸素的真實本質,不加修飾與包裝。它強調了保持純真樸實的品質,拒絕虛僞與矯飾。
拆分部首和筆畫
《澆醇散樸》可以根據部首進行拆分。
澆(注水):水部
醇(酒精):酉部,醇部
散(分散):散部
樸(樹木):木部
《澆醇散樸》的筆畫數分别為:
澆:8畫
醇:14畫
散:10畫
樸:6畫
來源和繁體
《澆醇散樸》這個詞源于《花間集》中的一首唐詩:“澆醇散樸也不違,直道誇貴去卑歸。”意思是說,保持純真樸實的品質,并無違背,隻是直抒豪傑之氣。
《澆醇散樸》在繁體字中的寫法是《澆醇散樸》。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澆的寫法是灌注而成的象形字,醇的寫法是酉部和醇部的組合,散的寫法是指分散的意思,樸的寫法是木部加象形。
例句
他的思維方式一直保持着澆醇散樸的特點,沒有受到社會的浮躁風氣的影響。
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組詞:樸實無華、醇厚、散漫
近義詞:純樸、淳樸、樸素
反義詞:浮華、造作、虛僞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