蹇直的意思、蹇直的詳細解釋
蹇直的解釋
猶言忠貞耿直。蹇,通“ 謇 ”。《明史·黃道周傳》:“故輔臣 文震孟 ,一生蹇直,未蒙帷蓋恩。”
詞語分解
- 蹇的解釋 蹇 ǎ 跛,行走困難:蹇足。蹇步。 遲鈍,不順利:蹇澀。蹇滞。蹇拙。蹇運。時乖命蹇。 傲慢。 窮困。 驽馬,亦指驢。 文言語助詞:蹇誰留兮中洲? 姓。 筆畫數:; 部首:足; 筆順編號:
- 直的解釋 直 í 不彎曲:直線。直角。直徑。直立。直截了當。直覺(?)。直觀。 把彎曲的伸開:直起腰來。 公正合理:是非曲直。理直氣壯。耿直。正直。 爽快,坦率:直爽。直率(刬 )。直谏。直誠。直言不諱。 一個
網絡擴展解釋
“蹇直”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與用法可通過以下分析綜合理解:
1.基本含義
- 釋義:指“忠貞耿直”,形容人品格正直、堅守原則。其中“蹇”通“謇”(jiǎn),意為正直;而“直”即直率、不彎曲,引申為品性剛正不[1][2][3][4]。
2.詞源與結構
- “蹇”的引申:本義為“跛足”,如《說文解字》解釋“蹇,跛也”(),但在古漢語中常假借為“謇”,表示正直、直言敢谏,如《離騷》中“謇朝谇而夕替”的用法[9]。
- 組合意義:二字結合後,強調“因堅持正直而顯得艱難”的意象,暗含在困境中仍保持氣節的語境[1][4]。
3.文獻用例
- 典型例句:《明史·黃道周傳》記載:“故輔臣文震孟,一生蹇直,未蒙帷蓋恩。”此處描述文震孟一生忠貞剛直,卻未受朝廷恩賞,體現該詞用于褒揚人物品格()。
4.注意事項
- 現代使用:該詞多見于文言或曆史文獻,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若用于書面表達,需注意語境適配性。
- 易混淆點:避免與“蹇”的其他含義(如“蹇澀”指遲鈍、“蹇滞”指困頓)混淆[9]。
如需進一步探讨古文詞彙的引申脈絡或具體文獻出處,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明史》相關篇章。
網絡擴展解釋二
蹇直的意思
蹇直是一個漢字詞語,字義為行走困難或行動遲緩,又引申為言辭拘謹、态度堅決。
拆分部首和筆畫
蹇直的部首是足,總共包含12個筆畫。
來源
蹇直這個詞最初的意思是跛腳,後來引申為行動不順利,困難重重的概念。古代人們通過描述跛腳的困難來擴展這個詞的義項。
繁體
蹇直的繁體字為"躔直"。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的蹇直字寫作"踐直"。
例句
1. 因為腿腳不便,他行動蹇直,需要他人的幫助。
2. 他說話總是蹇直,不拐彎抹角。
組詞
困蹇、蹇滞、蹇費、蹇音、拘蹇、言蹇、心蹇等。
近義詞
跛腳、瞻前顧後、遲緩、拘謹等。
反義詞
行雲流水、豪放、奔放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