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木名。 宋 範成大 《桂海虞衡志·志香》:“﹝箋香﹞出海南,香如蝟皮,栗蓬及漁簑狀,蓋修治時,雕鏤費工,去木留香,棘刺森然,香之精鐘於刺端,芳氣與他處箋香夐别。” 宋 蔡絛 《鐵圍山叢談》卷五:“大凡沉水、婆菜、箋香,此三名常出於一種,而每自高下,其品類名號為多爾。不謂沉水、婆菜、菚香,各别香種也。”
“箋香”一詞主要有以下兩種解釋,需根據語境區分:
一、香木名稱(主流含義)
基本定義
箋香是沉香的一種,屬于香木類,主要産自海南地區。其特點是加工時需雕刻去除木質部分,保留帶刺的香脂部分,香氣集中在棘刺頂端。
曆史文獻記載
宋代範成大《桂海虞衡志》描述其形态“如蝟皮、栗蓬及漁簑狀”,并指出海南箋香因工藝複雜,香氣與其他産地差異顯著。蔡縧《鐵圍山叢談》提到箋香與沉水香、婆菜香同源,但品質分等級。
二、文學比喻義(引申用法)
少數語境中,“箋香”被用來形容書信或文稿的雅緻文風,如“書信箋香撲鼻”比喻文字優美動人。但此用法多見于現代文學創作,并非傳統核心詞義。
辨析建議
若涉及古代文獻或香道文化,優先采用“香木”釋義;若在現代文學作品中出現,可結合上下文判斷是否屬于比喻表達。
《箋香》是一個漢字詞,意為紙上的香氣。
《箋香》的部首是⾼、香,總共有10個筆畫。
《箋香》的來源較為模糊,可能出自古代文人墨客的詩篇或文學作品。
《箋香》的繁體字為「箋香」。
古時候,《箋香》的漢字寫法可能會有一些差異,比如在部首⾼的上方可能加一橫、或是在底部加一點等。
1. 讀着讀着這篇文,仿佛聞到了紙上的箋香。
2. 這種香氣怎麼能被描述出來,簡直就是箋香般的美妙。
紙箋、香氣、香味
紙香、香紙
紙腥、腥紙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