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約的意思、檢約的詳細解釋
檢約的解釋
檢束,約束。 晉 袁宏 《後漢紀·順帝紀論》:“檢約宗族,親戚莫敢犯禁。”《舊唐書·高祖紀》:“是以敷演經教,檢約學徒,調懺身心。”《新唐書·李德裕傳》:“ 德裕 自檢約,以留州財贍兵,雖儉而約,故士無怨。”
詞語分解
- 檢的解釋 檢 (檢) ǎ 查:檢查。檢測。檢讨。檢舉。檢校(刼 )。檢修。檢索。檢察。 注意約束(言行):檢點(a.注意約束言行,如“參加宴會時連吃帶拿,太不檢檢了”;b.查看是否符合,如“把行李檢檢一遍”)。
- 約的解釋 約 (約) ē 繩子。 拘束,限制:約束。約法。制約。約定俗成。 共同議定的要遵守的條款:立約。條約。契約。 事先說定:約見。約會。 邀請:約請。約集。 節儉:節約。儉約。 簡要,簡單:由博返約。簡約
網絡擴展解釋
“檢約”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下有差異,主要分為以下兩類解釋:
一、基本含義
- 檢束、約束(主要見于古代文獻)
這是“檢約”在古籍中的常見用法,強調對行為或群體的規範管理。例如:
- 晉代袁宏《後漢紀》提到“檢約宗族,親戚莫敢犯禁”,指約束家族成員。
- 《舊唐書》記載“檢約學徒,調忏身心”,意為規範學生的行為。
二、其他解釋
- 法律術語中的“合約審查”(需謹慎參考)
部分現代詞典(如查字典)将其解釋為“對合約的審查與驗證”,但此用法缺乏廣泛文獻支持,可能與“檢”和“約”的單獨含義混淆有關。
使用建議
- 古籍閱讀:優先采用“約束、檢束”的釋義,結合上下文理解。
- 現代場景:若涉及法律領域,建議進一步核實專業術語的準确性,避免混淆。
如需更多例句或曆史出處,可參考漢典()等權威辭書。
網絡擴展解釋二
《檢約》的意思
《檢約》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調查違約情況并懲罰違約者。它主要用于法律、商業和合同等領域。
拆分部首和筆畫
《檢約》的拆分部首為“扌”和“言”,表示與手和言語有關。它的總體筆畫數為11畫。
來源
《檢約》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演變。它是由“檢”和“約”組成,代表了檢查和約定的意思。
繁體
在繁體字中,《檢約》的寫法保持不變,仍然是“檢約”。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形式與現代有所不同。《檢約》的古時書寫形式可能會有一些差異,但基本上仍保持了“檢”和“約”的意思。
例句
1. 法庭将對雙方當事人進行嚴格的《檢約》,以确保合同的履行。
2. 作為監察機構,他們負責進行調查和《檢約》,以懲罰違反規定的人。
組詞
檢察、檢驗、約定、約會、約束等。
近義詞
查驗、核實、調查、審查等。
反義詞
違約、失約、不履約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