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歲的意思、兼歲的詳細解釋
兼歲的解釋
謂不止一年。《晏子春秋·谏上二十》:“士既事者兼月,疾者兼歲。” 唐 陳子昂 《谏靈駕入京書》:“況國無兼歲之儲,家鮮匝時之蓄,一旬不雨,猶可深憂。忽加水旱,人何以濟!” 葉聖陶 《城中·搭班子》:“有友人 陳君 ,任教三年,賦閑兼歲。”
詞語分解
- 兼的解釋 兼 ā 加倍,把兩份并在一起:兼旬(兩個十天)。兼程。兼并。 同時涉及或所具有的不隻一方面:兼而有之。兼收并蓄。兼顧。兼職。兼任。兼課。 筆畫數:; 部首:丷; 筆順編號:
- 歲的解釋 歲 (歲) ì 年:歲首。歲暮。歲夕(即“除夕”)。歲除(年終)。歲闌(一年将盡的時候)。 一年的收成,年景:歲兇(年成歉收)。歉歲(收成不好的年份)。 年齡:年歲。周歲。 星名:歲星(即“木星”。)
網絡擴展解釋
“兼歲”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不止一年,通常用于形容時間跨度超過一年或涉及較長時間的積累。以下是詳細解釋:
1.詞義解析
- 基本含義:指時間超過一年,強調累積或延續性。例如《晏子春秋》中提到“疾者兼歲”,指患病時間超過一年。
- 構詞分解:
- 兼:本義為“加倍”或“合并”,如“兼程”指加倍趕路,此處引申為“超過”。
- 歲:指“年”,如“歲末”即年末。
2.文獻用例
- 古代典籍:
- 《晏子春秋·谏上二十》:“士既事者兼月,疾者兼歲。” (患病者休養超過一年)。
- 唐代陳子昂《谏靈駕入京書》:“國無兼歲之儲”,形容國家儲備不足一年以上。
- 現代文學:葉聖陶《城中·搭班子》用“賦閑兼歲”描述某人失業超過一年的狀态。
3.使用場景
- 多用于描述時間跨度較長的情況,如經濟儲備(“兼歲之儲”)、個人經曆(“賦閑兼歲”)等,常見于文言或書面語。
“兼歲”通過“兼”與“歲”的組合,強化了時間跨度的概念,既可用于具體事物(如儲備、疾病),也可用于抽象狀态(如賦閑)。其權威釋義及用例可參考《晏子春秋》、陳子昂著作及現代文學作品。
網絡擴展解釋二
《兼歲》的意思
《兼歲》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同時包含兩個歲數。通常用來形容兒童一年長一歲。
《兼歲》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兼歲》由兩個部首組成,左邊是“兒字旁”,右邊是“歲字旁”。它的總體筆畫數為11。
《兼歲》的來源
《兼歲》這個詞來源于《說文解字》。在古代,人們認為兒童在一年内會長大一歲,所以使用這個詞來形容兒童的成長。
《兼歲》的繁體
《兼歲》的繁體字為「併歲」。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方式有所不同。《兼歲》的古時候寫法為「兼厶灬」。
《兼歲》的例句
1. 這個小男孩真聰明,剛過生日又長了個兼歲。
2. 他跟鄰居的孩子一起玩,也長了個兼歲。
《兼歲》的組詞
兼并、歲首、歲月、兼職。
《兼歲》的近義詞
一歲長一歲。
《兼歲》的反義詞
停滞不前。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