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建溪的意思、建溪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建溪的解釋

水名。在 福建 ,為 閩江 北源。其地産名茶,號建茶。因亦借指建茶。 唐 許渾 《放猿》詩:“山淺憶 巫峽 ,水寒思 建溪 。” 宋 梅堯臣 《得太簡蒙頂茶》詩:“ 陸羽 舊《茶經》,一意重‘蒙頂’,比來唯‘建溪’,團片敵湯餅。”《能改齋漫錄·方物》引 宋 張舜民 《畫墁錄》:“ 有唐 茶品,以‘陽羨’為上供……迨至本朝,‘建溪’獨盛。”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建溪(Jiàn Xī)是福建省重要的河流名稱,具有明确的地理與曆史文化内涵。其釋義如下:

一、地理屬性

建溪是閩江上遊的主要支流之一,發源于武夷山脈東南麓,流經南平市轄區,最終于南平市延平區彙入閩江幹流。流域面積約562平方公裡,屬山地性河流,曆史上是閩北地區重要的水路運輸通道。

二、曆史文獻佐證

清代地理學家顧祖禹在《讀史方輿紀要·福建三》明确記載:“建溪,在府城東南,源出浦城、崇安諸山,合流至延平府界入大溪”,印證其作為閩江源流的地理地位。

三、文化關聯

建溪流域自古為福建茶業核心區,宋代北苑貢茶即産于此。蔡襄《茶錄》載:“建溪之品,甲于天下”,其名常與“建茶”“建盞”并提,成為唐宋茶文化符號。

四、現代行政區劃歸屬

今建溪主流經南平市下轄的建陽區、建瓯市、延平區,沿岸有建溪水電站等水利設施,屬閩江流域重點治理河段(參考《福建省志·地理志》)。


參考資料來源

  1. 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清代曆史地理著作)
  2. 蔡襄《茶錄》(宋代茶學專著)
  3. 《福建省志·地理志》(福建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出版)

網絡擴展解釋

建溪是福建省閩江的北源,具有地理與文化雙重意義,具體可從以下方面解釋:

  1. 地理位置與水文特征
    建溪由南浦溪、崇陽溪、松溪三大支流彙合而成,全長約206公裡(一說295公裡),流域面積達16,396平方公裡,占閩江流域總面積的26.88%。其河道平均坡降為0.8‰,流經武夷山茶區,多險灘,最終在南平與富屯溪、沙溪彙合後形成閩江主幹流。

  2. 名稱與曆史關聯
    建溪因流經福建建州(今建瓯)而得名,古代文獻中常以“建溪”代指當地特産“建茶”。唐代詩人許渾《放猿》中“水寒思建溪”及宋代梅堯臣詩句均提及建溪與茶文化的聯繫。

  3. 經濟與文化價值
    作為閩北重要水系,建溪流域是武夷岩茶的核心産區,曆史上“建茶”因品質優異被列為貢品。陸羽《茶經》雖未直接記載,但宋代文獻如《能改齋漫錄》已将其與蒙頂茶并稱。

  4. 現代水文狀況
    建溪主航道從崇安至南平全長197.5公裡,河床以岩石、卵石為主,枯水期水深約0.85米,是閩江上遊航運的重要組成部分。

如需更完整的地形數據或曆史記載,可參考漢典、搜狗百科等權威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八卦拳敗沮柄任閉約孛辘不入用慚噱唱號捵竊重采阿順樊川翁怪來詭謀耗荒後主堅決踐履嚼蛆戟帶棘鈎機捷金璧輝煌九祖極役絹光來服臘梅棱堡聊天曆閱龍睇露店落葉樹旅恨率陋嬷嬷媽泥銀派定權現酾流少歌身傍順政四明狂監頌詞松扃邃養綏億睢園天苞天公玉戲條聞通課司統攬恸咷甕間吏部嗚呼噫嘻螐蠋遐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