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外出前的賜予和餞行。《新唐書·外戚傳·楊國忠》:“帝臨幸,必徧五家,賞賚不訾計,出有賜,曰‘餞路’,返有勞,曰‘軟腳’。”
“餞路”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與出行禮儀相關,具體解釋如下:
“餞路”指為即将遠行的人設宴送别并贈送財物,包含“賜予”和“餞行”兩層含義。例如《新唐書》記載,唐代外戚楊國忠家族受皇帝賞賜時,出行前獲賜稱為“餞路”,歸來時受慰勞稱為“軟腳”。
該詞最早見于《新唐書·外戚傳·楊國忠傳》:
“出有賜,曰‘餞路’;返有勞,曰‘軟腳’。”
此處反映了唐代貴族出行前後的禮儀制度,出行前以財物踐行,歸來後以酒宴慰勞。
“餞路”是古代社會交往中的禮儀術語,體現了對出行者的重視與關懷。其用法多見于史書和古文,現代漢語中已不常見,但可通過文獻了解古代文化習俗。
《餞路》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其中,餞是指為人送行、為人送别;路表示旅途、道路。所以,《餞路》的意思就是為人送行的意思。
《餞路》的拆分部首為:“辵”和“食”,其中“辵”為辶的異體字,表示走動;“食”表示與食物有關。它們的筆畫分别為辵(4畫)、食(9畫)。
《餞路》為簡體字,其繁體形式為「餞路」。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會有所不同。餞的古代寫法為「艹飠」,路的古代寫法為「車」。所以,《餞路》在古代的寫法為「艹飠車」。
1. 明天我要去機場,你能來給我餞路嗎?
2. 我們用熱烈的掌聲為教師餞路。
與《餞路》相關的組詞有:“送行”、“告别”、“離别”等。
近義詞:歡送、送别。
反義詞:迎接。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