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謂卑賤的人。《太平廣記》卷一一七引 唐 無名氏《陰德傳·劉弘敬》:“内一人 方蘭蓀 者,有殊色,而風骨姿态,殊不類賤流。”《剪燈馀話·賈雲華還魂記》:“某輩賤流,受小姐厚愛多矣!”
“賤流”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用于古代文獻中,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賤流”指代地位卑賤的人群,帶有明顯的階級色彩,常用于舊時社會語境中描述身份低微的人。例如《太平廣記》提到“殊不類賤流”,即強調某人與卑賤者不同。
該詞多見于明清小說及筆記,如:
該詞屬于古語詞彙,現代漢語中已極少使用,且因包含對特定群體的貶低含義,需謹慎使用以避免冒犯他人。
若需進一步探究具體文獻案例或曆史語境,可參考《太平廣記》《剪燈餘話》等古籍原文。
《賤流》是一個含有貶義的詞彙,用來形容某個人或群體言行卑劣、品行低劣的行為。這個詞通常用于批評、侮辱或嘲笑某些人。
《賤流》的拆分部首是“貝”和“水”,部首“貝”表示與財富有關,而“水”則表示與流動相關。根據這兩個部首,我們可以推測出《賤流》這個詞與財富流動不正當或品德敗壞有關。
《賤流》的筆畫數為11畫。
《賤流》這個詞的具體來源尚不清楚,但可通過字義可以推測出它的含義。賤貶義,流表示人或事物的行為或思維。因此,《賤流》可能是由這兩個字的本意組合而來。
《賤流》的繁體字為「賤流」。
《賤流》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為「賤流」。
1. 這些賤流居然敢偷竊公款,真是觸目驚心。
2. 别跟那些賤流糾纏,浪費你的時間。
3. 這個社交網絡上充斥着各種賤流,我都無法忍受。
1. 賤人
2. 賤貨
3. 賤樣
1. 下流
2. 狗屎
3. 卑鄙
1. 高貴
2. 光明
3. 正直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