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奸利”。指非法謀取的利益。《韓非子·奸劫弑臣》:“百官之吏,亦知為姦利之不可以得安也。”《漢書·王莽傳下》:“天下吏以不得奉祿,并為姦利,郡尹縣宰家累千金。” 唐 陳子昂 《谏雅州讨生羌書》:“往年 益州 長史 李崇真 将圖此奸利,傳檄稱 吐蕃 欲寇 松州 ,遂使國家盛軍以待之,轉餉以備之。” 宋 王安石 《廣西轉運使屯田員外郎蘇君墓志銘》:“ 河北 都轉運使,龍圖閣直學士 信都 歐陽修 以言事切直,為權貴人所怒。因其孤甥女子有獄,誣以姦利事。”《明史·後妃傳二·孝宗孝康張皇後》:“ 鶴齡 延齡 并注籍宮禁,縱家人為奸利,中外諸臣多以為言,帝以後故不問。”
“奸利”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指通過非法或不正當手段謀取利益,帶有明顯的貶義。以下是詳細解釋:
如需進一步了解曆史案例或法律條文,可參考中的律師解答及漢典詞條。
《奸利》(jiān lì)意為狡詐、陰險。它是一個形容詞,用來形容一個人的行為不誠實、狡猾、陰險。這個詞語由兩個漢字組成,下面我将分别介紹這兩個字的部首、筆畫,以及源自古代的漢字寫法。
奸(jiān):由女(qiān)和大(dà)組合而成。女是奶字旁,表示奶乳的意思;大是一個象形字,表示大的意思。奸字的總筆畫數為7。
利(lì):由禾(hé)和刂(dāo)組合而成。禾是由兩點和一橫構成,表示稻谷的意思;刂是刀字旁,表示刀的意思。利字的總筆畫數為7。
奸利源自古代的漢字演變演變而來。奸原本是指乳汁多的樣子,後來引申為乳汁之外,黑的東西。而利原本是指稻谷禾的角朝下,表示農作物豐收。之後,隨着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變遷,奸利逐漸演變為現代所指的狡詐、陰險等含義。
奸利的繁體字是「奸利」,沒有太大差異。
古時候的奸字寫作「奸」或者「姦」。古時候的利字寫作「利」。
1. 他經常利用别人的弱點來達到自己的目的,真是太奸了。
2. 這個政治家奸詐狡猾,為了達到權力的目的,不擇手段。
奸商、奸細、奸佞、奸夫、奸詐
狡猾、陰險、狡詐、狡黠
忠誠、正直、誠實、坦率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