艱酷的意思、艱酷的詳細解釋
艱酷的解釋
謂親喪。親亡為慘痛之事,故稱。《晉書·孝友傳論》:“ 劉殷 幼丁艱酷,柴毀逾制。”《北史·薛濬傳》:“吾以不造,幼丁艱酷,窮遊約處,屢絶簞瓢。”
詞語分解
- 艱的解釋 艱 (艱) ā 困難:艱難。艱辛。艱險。艱深。艱澀(形容晦澀難懂的文詞)。艱貞(處境艱難而能忠貞不移)。艱苦卓絕(艱苦程度超過一切,無可比拟)。 舊時指父母親喪事:丁艱。母艱。 筆畫數:; 部首:艮
- 酷的解釋 酷 ù 殘忍、暴虐到極點:酷刑。酷吏。殘酷。嚴酷。冷酷。酷濫。酷虐。 極,甚,程度深:酷暑。酷熱。酷寒。酷愛。酷似。 筆畫數:; 部首:酉;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艱酷”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詳細解釋:
1.基本釋義
- 艱酷(拼音:jiān kù)指“親喪”,即父母去世帶來的慘痛之事。該詞由“艱”(艱難、困苦)和“酷”(慘痛、殘酷)組合而成,強調親人離世對生者的沉重打擊。
2.古籍用例
- 《晉書·孝友傳論》提到:“劉殷幼丁艱酷,柴毀逾制”,意為劉殷幼年遭遇父母喪事,悲痛到形容枯槁。
- 《北史·薛濬傳》中亦有類似用法:“吾以不造,幼丁艱酷”,描述薛濬年幼經曆喪親之痛。
3.字義拆分
- 艱:本義為艱難,古時特指父母喪事(如“丁艱”),如提到“舊時指父母親喪事”。
- 酷:此處指極度的痛苦或殘酷,而非現代常用的“冷酷”之意。
4.使用場景
- 多用于古代文獻或文言語境,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
- 常見于描述曆史人物早年喪親的經曆,強調其生活境遇的困苦。
5.相關詞彙
- 近義詞:丁艱、孤露(均指喪親)。
- 反義詞:無直接反義,但可對比“承歡”(指侍奉父母)。
總結來看,“艱酷”是古漢語中表達喪親之痛的特定詞彙,需結合語境理解其沉重情感色彩。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晉書》《北史》等原始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詞語解釋
《艱酷》是一個形容詞,意思是形勢困難、環境惡劣、條件苛刻,常用來形容嚴酷殘酷、困難險惡的情況。
拆分部首和筆畫
《艱酷》的部首是艮(gěn),筆畫數為9畫。
來源
《艱酷》一詞最早出現在《荀子·勸學》一書中,其中提到“有艱酷,不得卧。”此後,這個詞彙逐漸在漢語中得到應用。
繁體
《艱酷》的繁體字是「艱酷」。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艱酷》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但整體上仍然保持了艮字旁和酉字旁的結構,表示一個含義較為困難的情況。
例句
1. 經曆了十年的戰争,他的生活變得異常艱酷。
2. 這個項目的執行條件非常艱酷,需要我們付出巨大的努力。
組詞
1. 艱酷生活
2. 艱酷環境
3. 艱酷考驗
4. 艱酷任務
近義詞
1. 艱難
2. 困苦
3. 惡劣
反義詞
1. 寬容
2. 舒適
3. 宜人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